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7(2 / 2)

加入书签

童大舅:“我换咱村里的,不用找他吧?”

裴大伯:“咱村今年收成都不错,好种子能有不少,尽够的。”

高里正就同意了,不过还是让人多尊重王永,虽然人家是太监,可人家现在是育种司司正,是做正事儿的官儿。

傍晚时分负责收割玉米的村民就开始一车车往育种司衙门前的空地上拉玉米,村里老人孩子也在这边儿剥玉米。

还有专人负责将男人们刨出来的玉米秸用牛车拉回来,一捆捆垛在空地上晾晒着。

大家早知道玉米秸是好东西,不但青绿的时候牲口爱吃,干了牲口也爱吃,牲口吃剩下的还能用来烧火、沤肥。

为了让牲口吃得细、吃得多、不浪费草料,他们还用铡刀将玉米秸铡碎。

现在老人孩子嘴里都能唠叨一句“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只要把草铡碎,不加精饲料牲口吃了也容易长膘。

反正自打种了玉米,豆腐村的牲口就养得更加膘肥体壮,家家户户也不用从嘴里抠粮食给牲口。

回家的路上高里正例行洗脑:“吃饭的时候多摸摸心口窝啊,想想谁让咱吃饱吃好的。”

“老憨,这好日子以前你可敢想?”

老憨笑得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却洗刷得挺白,“不敢想不敢想,七八年前儿我和老婆子守着三间破屋子还犯愁老三老四怕是要打光棍儿呢,不曾想现在不光老三老四娶了好媳妇儿,大孙儿也定亲啦。哈哈,这好日子,真是做梦一样呢。”

从前的困难户,现在也是外村争抢的香饽饽呢。

豆腐村的闺女小子,嫁娶都不愁。

高里正满意地点头,“我是顶知足顶感恩的,我知道以后的日子肯定更好,可我也不贪心,不会住着砖瓦房还想大别院,这就挺好,知足。”

众人纷纷附和,“里正,我们知足呢,如今小子丫头们都去学堂识字,出来了都能有活儿干,娶媳妇儿找婆家都不犯愁,俺们还有啥不满足的?满足得很!”

高里正心满意足,“那啥,这几天抓紧收庄稼,忙完这茬儿接着去上扫盲班学农书哈。”

“好嘞,肯定去。”

如今豆腐村的学习班越办越大,除了自己村的适龄孩子也接收附近村的孩子来读书,还利用空余时间由孩子们开办大人的扫盲班。

学习班的孩子们轮流当老师,他们的爷奶、父母、叔伯、兄姐的那必须得来,不来支持那不是扫自家面子?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抵触,主要是脑子不灵光,学识字忒慢,有些人学会拼音和数字算术就想打退堂鼓,结果阿年拿出一本农书大全。

这一下子会种地的都来了精神,男女老少得空就去上扫盲班,生怕落下功课。

最近秋收大忙,高里正就做主暂时停了扫盲班。

众人还挺惦记呢。

六年前皇帝下令成立育种司,还在豆腐村盖了育种司衙门,划拨了周围三千亩良田做试验田。

这六年里裴长青一边带着孩子们读书科举,一边带着阿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