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3(1 / 2)

加入书签

“她是杨家妇,以后要埋在杨家祖坟,靠儿孙后代供奉,守住杨家产业就是守住她的后半生”这句话。

所以她没有反对儿媳妇,这会儿娘家不得依靠,老二是个混球,杨四爷虎视眈眈,儿媳妇是她长孙的娘,她们的利益才是一致的。

最后他们就采取了沈宁的建议。

虽然时辰不早了,可沈宁给杨家的建议是众人从未预想过的办法,说不定自家也能学习。

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能保证意外不会降临自己家。

若是自己出了意外,家里有商会帮忙操持后事,即便暴毙也能瞑目的。

所以众人一点不嫌晚,反而谈兴很浓。

席间杨太太示意儿媳妇多替她敬沈宁,她们孤儿寡母的,起码十年得仰仗商会和沈宁了。

众人吃饱喝足,又继续聊这事儿。

沈宁又给靳老板出主意,“靳老板,我瞅着嫂子颇爽利,善决断,你不如让她去好运来坐镇。如此,日常杨太太也能常去酒楼,聊天也好,跟着学学管酒楼也好,对酒楼总归是有好处的。”

若是从前有人这么提议让自己娘子抛头露面坐堂酒楼,那男人得掀桌子咆哮当场。

现在么,沈宁领着一帮女人抛头露面,生意做得好,账目盘得顺,哪里还有人敢说女人不行,女人不能抛头露面的?

靳老板也觉得好。

若是他坐镇,杨太太婆媳必然不好去,得避嫌啊。

可如果他娘子去就没问题啦。

杨太太婆媳也觉得这主意好,以前杨老板在的时候女人不得插手家里生意,可其实她们也想知道自家生意做得怎么样,哪里赚钱多哪里亏钱。

麦掌柜跟康老板感慨道:“沈老板真乃奇女子,不管什么问题到了她的手里,必然迎刃而解。”

这一晚上他和聂氏不断地跟沈宁道谢,给裴长青敬酒,犹自觉的不够,还要让一双儿女代他们敬。

可惜时间太晚,未成年容易困乏,他们吃饱喝足跟着阿年珍珠等人回铺子了。

等三更天的梆子敲响,众人还意犹未尽呢。

沈宁起身示意该散了,“今儿是因为两位杨太太家的事儿,平常可不能这样,县衙的规矩还是要守的。”

虽然县城不像大城市那样有严格的宵禁,但是三更以后也不许闲杂人在街上晃悠的,那不是盗贼就是偷情的了。

今日情况特殊,县衙也有备案,倒是不用担心。

商定以后,后续大家都很忙。

要进腊月,大部分生意进入旺季,得备足货应付居民年货大采购。

另外他们还要紧急抽调人手,安排去豆腐村学数字记账法、算珠算术法等,还得火速跟谢炜他们定阿年等人用的新式算盘。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n??????Ⅱ????????????则?为????寨?站?点

县衙六房也欢欣鼓舞,虽然是工房接的私活儿,但是很多工作六房通气,是要互相协作的。

工房赚大头,其他几房也能跟着喝汤的。

今年年底大家都能拿点外快过个肥年,岂能不快活?

靳家和杨家也紧着商量合作事宜,要尽快开业,冬至月、腊月和正月可是酒楼生意最好的时间,绝不能错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