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8(2 / 2)
这些百姓脸上也不是骨头包着一层皮,面色都有光泽,皮下有肉,不管男女老少一个个咧着嘴笑得非常开怀。
他们居然不害臊、不畏惧?
这可是头一次见!
严主事很感兴趣。
很快他看到几个衣着整洁的半大孩子列队过来,其中一个孩子声音大点,在那里数:“一对、两对……这么些人,咱们村估计住不下,好房子不够。”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n?????????5?????????则?为????寨?站?点
另外一个孩子则数马多少,“咱村的草料怕是不够,得让四外村送,快去通知。”
严主事看卫先生有裴长青陪着,他就故意放慢马速,越发要听孩子们说什么。
不听还好,越听越惊奇:这些小孩子算学竟如此好吗?
他听着他们喊了数随口就算出答案,有些两三位数的加减法甚至乘除法,他都得算算呢。
有个孩子拿着一个本子,捏着根棍儿在那里写写画画,做纪录。
再看那些大人,怎么都是老掉牙的老头子老太太?
哦,壮劳力应该都在地里秋收。
严主事微微颔首,这村子是办事的,不像有些村子但凡有热闹丢下地里的庄稼也要去凑。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村道和官道交叉路口处的高大牌坊,牌坊下面路边儿不少村人在那里摆摊儿,多半是手工品和蔬菜、鸡、蛋什么的。
而靳老板等商家的食摊棚子、锅灶也都搭了起来。
这一次不是各家单打独斗,而是几家合伙,一共搭了三个棚子,支了四口大锅,四口小锅。
红白案齐备,大锅炖、蒸、煮,小锅炒炸煎。
酒楼本身就带了熟菜来的,炖得酥烂的蹄髈、卤得喷香的烧鸡、烧鹅都是现成的,务必帮豆腐娘子招待好钦差等人。
虽然天色未黑,草棚子探出去的杆子上也挂了几盏灯笼,里面都是儿臂粗的蜡烛。
有裴长青和沈宁接待钦差,高里正也不上前出风头,领着裴大伯几个在家里帮忙。
他把自家结实的桌椅都抬过来,晚上和明儿午饭肯定都得在这边儿吃酒席。
他还让陶氏把家里备的红布拿出来,让谭秀领着针线组的巧手妇女、小子们赶紧扎大红花,把沈宁家装扮得跟结婚一样。
红布他是常备的,用完即买,遇到喜事立刻拿出来热闹。
谭秀是坐车跟着陈老爷等人一起来的,陈玉箫和陈琦自然也来了。
都在帮忙张灯结彩。
见钦差队伍一到村附近,锣鼓班子就敲打起来。
锣鼓班子是童大舅攒的。
陶族长、童大舅以及周边几个村子的里正都带人来了,不说钦差到了,就是知县大人来他们做里正的也想露个脸。
也都不空手,虽然没有县里老板以及镇上大户们的家底,也是要表示一下的。
陶族长自然是送大鹅、鸭子,其他有拉柴火来的,有送牲口精饲料豆饼高粱来的,也有送菜蔬和村里自己侍弄的瓜果的。
一时间沈宁家院子里、东院儿各种食材堆成小山。
众人进了院子。
卫先生和严主事一路上听谢恒和宫嬷嬷讲过不少裴家的事,对裴家朴素的农家小院儿也早有准备。
如今意见,名不虚传,果然简朴。
卫先生打量这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