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56(1 / 2)
看,让她放心。
沈宁笑道:“你们注意就行,今儿傍晚估计钦差会来,你们到时候也可以磕个头再走。”
众人连声说好,不会给东家丢脸。
他们以前半点见识也无,自打来了作坊那见识可嗖嗖涨。
宫里来人、知府、知县、锦衣卫的,啥没见过呀。
别的不会,磕头能不会么?
刘知府问话,他们都能答两句呢,好不好不知道,反正裴老爹说没丢人,知府大人挺高兴。
钦差来了也照办。
沈宁叮嘱一圈,然后回去琢磨菜单子。
小珍珠和阿鹏去接宝儿,顺便会把猪蹄子拿回来。
家里再杀一只大鹅?
w?a?n?g?阯?f?a?b?u?页?ī????ù???€?n?????2??????????m
听见外面嘎嘎的声音,沈宁寻思算了,别杀自家这些看门的功臣了。
正盘算呢,高里正和高二郎推着鸡公车过来,一车鸡鸭和蛋,一车米面油。
高里正:“阿宁,钦差来,咱得杀猪吧?现在杀,来了正好吃席。”
沈宁想了想,也行,“再去柳家洼买两头羊。”
京里贵人讲究,牛羊肉是好肉,猪肉次一等。
高二郎主动道:“我这就去买。买回来和猪一堆儿杀,到时候直接抬过来,免得把这里弄上味儿。”
高二郎如今也信服了爹的话,紧跟沈宁和裴二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自己那点产业算啥?
跟着沈宁和裴长青,家业不但越来越多,还会更牢靠呢。
现在他也不再跟大哥大嫂计较那点儿,大哥在城里张罗,三弟负责发货进货,他负责在家处理村中事务。
沈宁这里有事儿,他也主动张罗。
钱记账,回头从应酬费里出。
应酬费是沈宁跟高里正商量好的,他们在城里跟官府、商家应酬,她这里跟客商的应酬,都可以报账。
按说钦差是自家的事儿,不用作坊报账。
可高里正觉得钦差这么长脸的事儿,哪能不算作坊的事儿?依着他要算全村的事儿,因为全村跟着长脸得好处啊。
这种无形的好处摸不着,却能看得见。
你村里来了钦差,县里都高看,四外村都尊重,村里交税、说亲、办事都顺利。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ì??????????n????????????????ō???则?为?山?寨?佔?点
哪哪儿都沾光!
晌午裴母做个丝瓜鸡蛋虾仁汤,再摊煎饼给大家伙儿简单吃一顿,等着晚上吃席。
周边村子很快从豆腐村得了信儿,知道要来钦差队伍,立刻拔菜的、捉鸡的、要么抱上织的布匹、挑上编织的篓子筐子,又来牌坊这里赶集了。
豆腐村的妇女孩子们也趁机过来看看有没有自己急需的。
而周边大户打上次刘知府过来就知道钦差的事儿,全都算着日子呢,今儿也纷纷上门送米面油、各种肉鱼菜品。
柳大爷也打发管事说会送几个厨子带着炊具食材什么的来帮忙。
沈宁推辞不过,便让人把留下的人和食材等都记账,以后还人情。
原本她寻思像刘知府他们那么多人,村里就招待了,可一想这一次钦差和宫嬷嬷他们还带了来学艺的小太监和宫女,那就说不好多少人了。
也确实需要外援。
正忙着,东边儿烟尘滚滚,来了好大一些人。
牌坊下小集市上的人远远瞅着立刻飞奔去告诉沈宁:“沈娘子,东边儿县里来了好些人,估摸着是来你家的。”
沈宁寻思应该是陆裕和曾知县他们来迎接钦差的,便叫上裴长青一起出去。
小鹤年和谢恒几个也跟着出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