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9(1 / 2)

加入书签

国忧民,事事都是黎民百姓,可他们真正维护的还是自己家族、势力的利益。

他听先生讲了很多权臣的故事,有些是先生亲自去权臣家乡看过的,他也看了很多史书,也悄悄观察自己家族的事情。

他知道先生说的是真的。

就拿自己家打比方,南谢在前朝不肯为官,并非不想,而是没有得到既定的利益。

因为前朝是草原民族,最打压江南各族势力,还将汉人分为三六九等,南谢在北谢已经入朝为相的情况下,只能蛰伏。

这是根本原因,但是南谢会美化自己,言必称我汉人江山不容异族染指。

可后来前朝末年,民不聊生,南谢也并没有率先造反。

因为他们家大业大,即便民不聊生他们也能过得不错。

甚至先生跟他说,群豪并起,南谢并没有认准太祖,而是投资每一位首领。

这也是太祖论功行赏封爵的时候没有重用南谢的原因之一。

当然,他们也因此没有被太祖忌惮,自然也不会被清洗。

未被重用的时候他们又专心钻研学问,广立书院,随着文人地位的崛起,南谢终于进入了权力中心。

进入权力中心以后南谢的势力也是急速膨胀的,各地联宗、联姻、门生故旧遍天下。

泉州出海的船队中,最大的不是谢家的,但是第三第四都是他家的。

另外福州也有两只船队。

知道这些以后谢恒的心也仿佛经受了一场地震,因为祖父一向要求他们君子端方不为财不好色、为官要清廉、做臣子要洁身自好,不要搞党派云云。

现在他们要瓜分沈姨的劳动成果?

那可不行。

他知道沈姨不介意,她很大方,有一种这些各种标榜自我的君子没有的大方,她很乐意跟别人分享新食谱、新手艺,她是真的不在乎。

可如果别人要用她的手艺赚钱,那得算她一份。

谢恒觉得以她自家的势力只能赚小钱,如果跟陛下、工部合作就可以轻松赚大钱。

那还是要合作的。

他、要为沈姨代言!

他给了太子一个眼神儿。

太子一脸疑惑,啥?

两人确实没有一点点默契。

谢恒只得自己躬身行礼,“陛下、诸位阁老,此事需要三方合作才算妥善。”

太子:谢恒他真敢说!他都不怕谢相爷的?

谢相爷和几位阁老也都惊讶地看向他。

皇帝眼中流露出欣赏之色,不愧是萧先生的弟子,不愧是朕为太子定的伴读。

谢恒小小年纪敢于跟谢相爷持不同意见,敢于反抗谢相爷,皇帝大感欣慰。

因为他……弱弱地说,作为皇帝,他并不会公开反对谢相爷,当然,他们师生也有默契,谢相爷也不会直接反对他这个皇帝。

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要第三方发言。

内阁其他成员会替谢相爷说话。

原本他希望杨学士为他代言,可杨学士毕竟是文官,根本利益跟谢相爷一致,虽然他们也会互相角力,可牵扯到跟皇帝的角力他们就绑一条绳了。

先帝会用太监发言,可他不喜欢太监干政,主要是他和谢相爷等几位阁老有师生之谊,他不想用太监来破坏师生的那份情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