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1(1 / 2)

加入书签

头的一贯形象。”

谢恒听得心口微微发紧,下意识用袖子挡着手悄悄拽了拽萧先生的衣袖。

萧先生在他手上轻轻拍了一下,让他不必担心。

皇帝将貔貅包起来,交给张公公,“仔细收好了。”

张公公先收进怀里,生怕耽误时间,旁边这些天负责伺候皇帝的乐公公咬了咬牙。

张公公又给皇帝说了阿年、宝儿,他们如何喜欢陛下送的玉佩,如何招待他这个老人家等等。

最后他笑着道:“陛下,那点心和山楂糕日子长久,不新鲜,老奴怕吃坏陛下肠胃,就替陛下吃掉了。”

皇帝并未生气,反而笑得更加愉悦,说吃得好,不能浪费了孩子们的心意,毕竟豆腐娘子家也不富裕。

张公公又挑着沿途漕运、官道、百姓景象说给皇帝听,说了自己对豆腐村的印象以及见闻,着实夸了一番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变着法儿地吹皇帝彩虹屁。

皇帝听得很是愉悦,听到张公公做主让王永冯彬去负责桃源皇家学习班,他也没异议,反而点头赞许,“那个学习班要坚持下去,豆腐村的学习班能一直办下去,没理由朕的不行。”

他又问了其他人关于沈宁一家、豆腐村等事儿,听得很是感慨。

“朕虽为九州皇帝,却也只见到一个豆腐村,若天下有识之士都愿意带着乡里安居乐业,天下何愁不太平。”

众人纷纷说是。

心里想的却各异,又有几人能不求回报带领他人安居乐业?

哪个不是想付出一分求三五分的回报?

像豆腐村这种情况,怕是不可复制。

水嬷嬷和宫嬷嬷又呈上沈宁裴长青送给皇帝的礼物。

他们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太祖于乱世建立大庆朝,为天下百姓谋一条生路,感谢当今陛下任政爱民,使得普通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过上温饱的好日子。

虽然……大部分底层百姓并没有过上温饱好日子,可吹彩虹当然要吹得好看点。

若是谄媚的就会说富足好日子了。

最后叩谢皇帝陛下赐福、名号和墨宝、金银等物。

夫妻二人携全家、全族、全村愿陛下保重龙体,健康长寿,也祝皇后娘娘千岁安康、太子殿下如何如何,最后送上家常薄礼,聊表敬意。

皇帝一边看信,一边微微颔首,还要跟萧先生分享,“先生,这二郎和沈娘子究竟何许人也,竟然有如此见底。可惜童年时不曾启蒙,白白耽误这些功夫。”

若是早日下场考试,早日参加殿试,那朕不就早日慧眼识珠了么?

旁边安静站立的谢恒躬身,“陛下不必遗憾,裴叔早年并未开窍,即便启蒙读书也未必能入陛下法眼,裴叔和沈姨都是大器晚成相。”

皇帝哦了一声,大感兴趣,“阿恒,你仔细说说。”

谢恒也不藏着掖着,反正皇帝都派锦衣卫嬷嬷太监的去豆腐村了,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谢恒就将裴二郎和裴端、吴家的恩怨简明扼要说了一下,“裴叔和沈姨从前被大哥大嫂压制,自认蒙昧愚孝,倒是裴叔摔破头以后突然清醒。可见人要想大彻大悟,需得经历一些风雨,若是一味顺风顺水,必然不会发生转变。”

皇帝笑起来,这孩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底,随即眸色幽深,忍不住心生怜惜。

是啊,人不经历苦难,怎么会坚强?

自己正是因为从小受苦,所以能体谅宫人、农人、百官、妃嫔之苦。

这裴二郎死过一回,幡然醒悟,这谢恒小小年纪为父母所伤跟着先生远走他乡,也领略了他人所不能及的思想。

所以,太子……就是过于顺风顺水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