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3(2 / 2)

加入书签

詹通判看了看,又看裴长青,然后扭头看一边乖乖坐着的小珍珠和小鹤年,“这俩孩子也学了?”

沈宁点头:“这拼音本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阿年和小谢公子跟我们一起琢磨的,几经变化完善,最后就是这样的。”

詹通判让沈宁标了几个拼音,示意小珍珠和小鹤年来看。

沈宁笑道:“大人,阿年识字比我们夫妻俩还多,让珍珠试试。”

小珍珠上前,响亮地念出那个读音,挺着小胸脯,非常骄傲。

詹大人忍俊不禁,一早他就注意到这俩孩子了。

起初他只看到小姑娘雄赳赳地用烂菜叶子砸坏蛋,之后他看到小男孩给她递筐子,还会提醒她适可而止。

这是俩孩子吗?

尤其这小男孩子心性过于早慧了些。

不过看裴二郎和沈氏如此聪慧,儿女过分聪明些也就好理解了。

至于为何短短时间内会有自己的观点,沈宁的解释是:“我和二郎以前愚昧,让孩子老人跟着受苦,后来在族人相亲的帮助下,我们彻底醒悟。做人首先得自己立起来,否则靠山山倒,即便大哥是童生,也未必会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要想变好只能自己努力。团结、自强,是我们全家乃至全村的底色。有了这番人生感悟,再去读书就有很多共鸣。”

大人你做官也是呀,团结同僚、百姓,你才能走得更远,否则就是汪通判这样,鼠目寸光,早晚翻船。

詹通判听懂了沈宁的潜台词,就越发惊异。

这是一个农妇能说出的话?

裴长青补充道:“大人,如果百姓识字,府衙就可以将律法规章制度公之于众,百姓自行阅读学习,就不会被马明于光之流欺压蒙骗。”

百姓不识字,不懂法,看到差役就吓得两腿发软,哪里能分辨文书说得对错?

那还不是任由马明等人肆意妄为?

官员监督官员,是行不通的。

每个朝廷都有御史、言官,可哪个朝代的御史言官能管住官吏们的腐败?

自己查自己,自罚三杯,只是做给外人看而已,自欺欺人,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

最后也只是慢慢腐烂,重蹈历史覆辙而已。

只有引入百姓监督机制,才会提高对官吏的约束力。

即便有诬告,即便有奸猾之辈,即便有党派利用民众舆论互相攻讦,可总体来说还是有利的。

没看现代政府人员都在微博喊冤么?

外国势力都在华国微博升堂。

这说明民众的舆论是非常强大的!

古代这种小范围内的百姓监督就更加行之有效了。

即便战争年代,有些远离战场的府县,只要摊上一个好父母官,百姓依然可以过得不错。

他们现在能量还小,自己只能辐射一村、周边村子,如果是知县、知府,那就能造福全县、全州府了。

詹通判深吸一口气,又佩服又感慨,真是新生牛犊不畏虎,没有进入官场的新人,真是自信又充满希望。

这话也就他们敢说,但凡进入官场怕是都不敢说了。

即便心里有,也会藏起来。

他笑道:“本官答应你们,以后有什么新的政令,会让人贴到布告栏去,就从今日的案子开始,把汪钟马于等人的罪行公之于众,让百姓明了。”

裴长青和沈宁起身,给詹通判行礼,“多谢大人心系百姓,我等小民也会感恩诸位大人为民做主,恪守本分,种好粮食,如数缴税。”

刘知府和同知那边儿案子审得也很顺利。

汪钟二人发的文书,有些销毁了,有些自以为没问题便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