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5(2 / 2)

加入书签

太贪心了!

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明明是他们的。

两位嬷嬷眼睛放光,眼前这个草棚子学堂,不就是普通人在读书识字?

他们过来学习,都不交学费,孩子教孩子学。

他们学拼音识字,一般人十来天学会拼音,机灵点的六七天,然后照着拼音书自学识字,比起花钱拜师简直神速!

本钱……约等于没有?

这些孩子也没给沈娘子家交束脩。

顶多课间帮忙干点活儿?

两人对视一眼,很想立刻写信告诉皇帝拼音识字这个大神器。

不,她们不能急躁,要多观察几天,自己先学会再说。

于是俩老太太学得更起劲了!

第110章 外贫内富 看似贫穷,实际富有

等学数字的时候水嬷嬷和宫嬷嬷更加支棱了。

因为这个数字她们在宫里听说过!

虽说退休生活清闲舒服,可也着实无聊,肯定得找点乐子打发时间。

听八卦就不错。

为这个数字听说前朝还发生过大辩论呢,有几个老学究还在工部扯胡子打起来了。

她们在后宫,具体细节不清楚,却也听说前朝吵架的事儿。

起因是萧先生跟皇帝提出改革算筹为算珠,在账目中改革数字为符号,方便书写。

把复杂的算筹改为简单的算珠大家都不反对,还兴致勃勃地一起钻研。

把一连串一二三,壹贰弎改为123,大部分人也愿意接受,尤其户部、工部,整日算账的部门很愿意改革。

用数字符号来记账,不但节省纸张、时间,而且一目了然,方便算账,能节省很多时间和人力。

但是在书写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分歧,改革派觉得账目改为数字,竖着写就不方便,看起来也不一目了然,横着写就方便很多。

反对派觉得千年习惯不可随意更改,祖宗法度不能随意更改。

改革派觉得写文章、策论等依然竖着,账目完全可以横着,反正现在又不用竹简,都是书册,横写账目有何问题?

报账的时候依然可以竖写,不耽误上官们阅读啊。

最后还是萧先生提出一个折中的意见,依然竖写,但是账目数字可以横写在其中,用稍微细的笔书写即可。

皇帝拍板采纳了萧先生的建议,内阁通过,六部吏员学习并试行。

只是0-10这么11个数字,六部吏员至少举人出身,很多还是同进士、进士,那学习能力自然不是虚的,看一看就能记住,明白其中的原理以后所有账目都可以用此表示。

更何况萧先生提到的加减、乘除、小数点、负数,这些算学里都有对应的概念。

之后萧先生提议,皇帝同意,着内阁主持,户部工部执行,翰林院、国子监等抽调人手参与,专门成立一个算学司,研究算珠规则。

若是研究明白,以后就能用一个算珠器来计算账目,再不用一大桶算筹了。

不过直到她们南下,好像也还没研究明白?

张公公幸灾乐祸地说还是萧先生会治那些老头子,让他们去研究算珠,就没空烦陛下。

更没空骂他了!

水嬷嬷和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