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1(1 / 2)

加入书签

筹都摆一屋子了!

他真的不擅长算学啊,他本身是负责文书的。

原本他不需要负责这项工作,最近知县大人忙河道那边的事儿,带走好几个算学好的书吏,县衙内的活儿就排到他手里。

他觉得自己也太不走运了,混了几年,今年倒是被难住了。

哎,前几天负责修屋顶的谢书吏运气就比他好,瓦片什么的好估算,上头通过了。

裴长青:“……”

我要是你上司,我也头大,绝对不会给你通过的。

他试探了几句,发现崔书吏这些低等书吏的几何算术知识很……匮乏。

不知道是没学过,还是学的不认真,靠关系进来当了书吏,用到的时候就糊弄糊弄。

反正这个崔书吏肯定是滥竽充数的。

裴长青看瓦匠们正按部就班地干活儿,没有什么问题,便对崔书吏道:“崔书吏,我也……不是很会,我也约计一下,你姑且看看?”

崔书吏点点头,满是希望,“你试试。”

他看裴长青之前自己画的营造图,分率标得很规整,而且长宽高都做了标注,还约计了青砖用量呢。

正是看到这个,他才想让裴长青给算算的。

裴长青另外拿了一张纸,用自己的炭笔把营造图简单地誊抄下来,然后分片算面积,算体积。

当然大部分也是根据他的经验,接触多了就知道用这个方法摆砖砌墙一平方需要多少青砖,用那个方法摆砖需要多少。

需要多少石灰、黄泥自然也就有数。

至于瓦片那就跟屋脊屋架的夹角度数有关,一般住房夹角是105°,但是有些庙宇会陡峭一些,硬山顶和歇山顶也不一样,不过大体都有个范围。

裴长青给圈出来标注一下,这里用到了各种形状的面积,崔书吏一概不懂。

裴长青也不写过程,只写结果,就当自己估算的。

他顺便解释道:“崔书吏,其实也不是我自己算的,有些是我在别人的书上看的,那什么书你没看过吗?我儿子之前在谢家书肆看过不少,还借出来给我看。”

在小少爷跟前,他推给其他瓦匠、裴端等人,在外人面前自然往谢家书肆推。

反正崔书吏这些人也不会求证,只会觉得谢家好厉害。

果然裴长青这样一说,崔书吏就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

“多谢裴二郎指点,我确实要找两本书来读读。”他也确实没认真学过营造学,顶多就是会算术而已。

营造学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有些他根本……不懂。

裴长青就想到他和阿宁聊过的话题。

封建王朝大家都奔着科举使劲,重文轻理,数学物理化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他们想的是等中进士以后集中精力钻研,为后续当官之用。

要么就是科举无望,不再研读四书五经,而是学一下算术文书等,然后在县衙某个书吏的工作。

这就导致县衙大部分基层工作人员能力底下,业务不够熟练,而百姓识字的又少,会算账的更不多。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í????ü???ē?n??????②?5?.???o???则?为????寨?站?点

而这些书吏没有正经工资,都是靠办差拿钱,什么文书费、誊抄费、印章费的,导致他们绞尽脑汁挖灰色收入。

在办差过程中有意无意就会出现诸多错误,多收税、滥收费等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