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6(2 / 2)

加入书签

出门在外,必须保护自己。

小鹤年拿着沈宁的账本,去帮高里正他们装车记账,小珍珠帮忙牵着牲口。

现在没人敢小瞧小鹤年,因为他记账比高里正还快呢,算得又对又快,识字还多。

晚上裴长青让裴大民和裴大根把哑巴、高木头和张本力也叫来,他们要开个小会。

另外他把裴大伯、三叔、四叔和裴大柱也叫上。

等人来的间歇,裴长青问裴大柱:“大哥,麦子种啥样了?”

现在当地家家户户忙种麦,因为没有牲口所以都靠人力翻地,这是很大的工作量。

没有牲口大部分人家没那个条件精耕细作,只侍弄力所能及的,剩下的直接开沟撒种。

今年翻这亩,明年翻那亩,家里土地有限,三四年也就轮一遍。

如此冬天也能把害虫冻死。

平时雨后勤锄地也能碎土坷垃、细化土地。

没有多少农家肥,靠的是轮作、休耕来恢复地力,顶多撒草木灰和自家攒的那点粪肥。

裴大柱估摸了一下,“再翻两天就浸种了。”

他也没有把田地都翻一遍,也是遵循裴二郎以前翻地的规律轮流的。

他也着急,因为种地一天21文,跟着二郎盘炕一天和泥的20文,砌墙盘炕的至少25,像王大现在有30。

听二郎的意思还会给他们涨呢。

他也想跟着盘炕。

但是爹娘说了,答应给二郎种地就得好好种,不能糊弄,更不能挑三拣四,瞅着盘炕好就要盘炕。

现在她和张氏都在阿宁那里干活赚钱,大柱帮忙种地,大伯和二柱带着俩小子负责自家的田地,张氏带着几个丫头负责推磨做豆制品。

一家子除了最小的孙子还不能干活儿,可以说都在干活儿赚钱了。

他们要知足。

以前别说十天半个月去割二两肉吃,就是鸡蛋都不舍的吃俩。

现在他们赚钱,每天都有五十来文的进项!

这……就那些老手艺人他也没得这个赚法儿啊。

毕竟手艺能学,活儿却不是天天有的。

他们却能跟着阿宁和二郎天天干。

天天干活儿,天天赚钱,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发家致富的节奏啊。

还挑啥?

赚了钱,他们家也换了一盘大点的石磨,如今三婶儿四婶儿家也都跟着二郎阿宁赚钱,不再分大房给里正家做豆制品的豆子了。

裴大伯和大娘都觉得以前做梦不敢想的日子,现在让他们给过上了。

真是阿宁和二郎有能耐有良心啊,愿意带着他们赚钱。

人家二郎和阿宁有良心,他们能没有吗?

处处尽量替人考虑到才行。

所以即便裴大柱有想法,却也没说过想盘火炕,依然老老实实种地。

裴长青:“这样,我另外从村里找俩人帮几天工,你先跟着我练练盘火炕。不过一开始要从和泥开始,一天二十文。”

其实裴大柱会和泥,也会砌墙,但是手艺总归没现在的裴大民他们好。

他有点木匠基础,练一练上手很快,加上勤快爱琢磨,上限肯定比裴大民和裴大根他们高。

裴大柱都愣了,好一会儿才惊喜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