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3(1 / 2)

加入书签

发麻利地干活儿,一声不敢吭。

三爷这位二舅兄,感觉很……凶,是那种不动声色安安静静地凶。

吃过晌饭,下午裴长青就带人收尾儿了。

砌墙,尤其是砖墙,对熟练工来说没有难度,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即可。

唯一费时间的可能是搭脚手架。

宋福瑞和小子负责和泥,高木头和王大砌墙,裴长青亲自把炕面的土坯板给铺好,又把麦糠黄泥一层层地抹上。

他抹得非常细致认真,就跟现代化妆师给明星修容一般。

为了抹炕面,屋里是搭了矮脚手架的,避免把炕面踩上印子。

抹平以后就要自然晾三天,再小火烘两天。

五天差不多就可以睡人。

宋福瑞:“二哥,这炕能睡多少年?”

裴长青:“就一层土坯板,你还想睡多少年?如果有孩子那至少一年一盘,如果没有孩子祸祸,三年肯定扛得住。”

土坯炕最怕孩子们在上面蹦跶,会把土坯板蹦断,那就得重新盘炕。

北方地区,天天做饭,正常一年一盘也要的,因为烟道会被黑烟堵塞,天长日久不通畅,会倒烟。

不过宋母这种也就冬天烧炉子,不烧稻草啥的,其他时间几天烧一次,烟道没那么容易堵,三年也使得。

宋福瑞:“那我屋得一年一盘。”

宝儿可能蹦跶呢。

裴长青:“没事,不有售后么?你练练自己也能盘。”

完工以后,他又领着人把脚手架拆下来归置好,让宋管事派人搬去三爷院子里。

多余的青砖土坯黄土等建材也运过去,然后收拾屋子和院子里的卫生。

傍晚时分,宋母听闻完工了也从铺子里特意回来看看。

宋母领着陈氏和郑氏几个过来参观,见院子里已经收拾干净,地面都冲洗得干干净净。

宋福瑞正指挥着家里小厮和婆子们收拾房内卫生。

将墙面擦干净,地面也要擦干净。

宋母等人一进屋,就见右边一堵青砖白缝的墙壁,墙面干净清爽。

中间一个门洞,两扇对开的木板门。

宋母一看就知道是从其他地方拆下来的。

宋福瑞给他们当解说,“娘,我二舅兄说室内墙壁不要抹石灰浆子,容易吸潮气掉灰尘,也不要抹麦糠黄泥,没有这个青砖白缝好看。娘要是嫌弃这个墙颜色深沉,咱可以糊墙纸,还可以挂好看的挂毯呢。另外这个门,是我从别的门洞拆下来的,等夏天娘嫌热就给它拆了,直接挂门帘子。”

宋母看他口齿清楚,说得头头是道,点头,“不错,暂时不要墙纸,这个墙壁瞅着稳重,等看腻歪再说。”

宋福瑞:“那回头挑几副长条画挂上。”

宋母点头,又看了看通着炕的火炉,青砖砌成的,造型古朴清爽,没有花里胡哨,但是安全稳重。

这青砖火炉和青砖墙壁倒是很搭。

火炉口有小铁门可以插上,很安全。

宋福瑞得意道:“娘,这里有铁箅子,可以燎水,这样你整晚就有热水喝。闲着还能烤栗子、芋头什么的,烤饽饽片都可以呢。这个青砖上还可以烘衣服,比熏笼好用。”

冬天下雨下雪天,外面进来潮气大,把衣服架在这里烘干,多方便!

宋母伸手做了个烤火的姿势,确实很方便。

她进屋看看,嚯,这平整宽阔的大炕。

这以后她就不用坐在木榻上抱着火炉看账本了,直接坐在炕上盖着小毯子就行。

不等上炕,她就期待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