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0(1 / 2)

加入书签

,更开心,因为这是来自豆腐娘子的肯定。

沈宁把她们一个个记下来,哪天,谁家,几斤。

这些豆子是赊账的,要等腐乳交货结账以后再付款。

早饭后送走阿年,沈宁继续安排顾氏和四婶儿切豆腐、晾豆腐,再把昨日晾的豆腐装进干净的装有稻草的坛子里发酵。

沈宁和裴母再做一些素鸡和素烧鹅。

傍晚裴父去接小鹤年的时候沈宁让他再邀请小少爷和阿鹏过来吃饭。

对方来就来,不来也没关系。

以前不随便邀请,是觉得自家寒酸,招待不起贵客,既然小少爷不在意这些,那自家还有什么介意的?

就把他当阿年的好同窗走动呗。

这位好同窗还是个孩子呢,远离父母先生,独自在异乡求学,作为好朋友的母亲,她当然要关心啊。

果然小少爷又领着阿鹏来了,不过今儿他们是带了礼物来的。

一条肉,一袋糯米,差不多有个十六七斤的样子。

之所以带糯米,是因为小少爷在沈宁的账本上发现有一页待买物品,其中糯米被重点圈起来。

这礼物送得也太可心了,沈宁都怀疑是不是阿年暗示过人家。

那多不好意思啊。

而且人家带的这礼物也太贵重了一些,这袋糯米差不多得90文了,一条肉也两斤多。

今儿小少爷带来的礼物得有140多文了。

这在乡下属实有些贵重了。

毕竟在乡下给孩子过百日、新婚、给老人贺大寿、送葬仪这些比较隆重的人情,也不会送这么多。

葬仪是最重的,五十文都顶天了。

其他的十文二十文的就够了。

还不是钱,而是送等价物。

不过对于小少爷来说,可能这不算什么,保不齐人家还得挑挑拣拣怎么送才符合乡下人的习惯呢。

所以沈宁只是心里惊讶一下,也没说出来,只是把这个人情账目记下。

小少爷今儿是来跟小鹤年继续讨论怎么改良算筹的,他带了一兜子打眼儿的木珠子。

用棋子改做的。

阿鹏的手这两天都磨出血泡来了呢。

裴父也给小鹤年磨木珠子,今儿还跟王木匠请教过。

王木匠让他不用急,回头他帮忙做。

别看木珠子不大,需要的手艺却很高,比做板凳、修农具可复杂得多。

一般人还真做不来,至少做不了大小一致、造型圆润匀称的珠子。

小鹤年和小少爷、小珍珠在那里热烈地讨论,他们觉得这个不能叫算筹了。

因为现在不是筹,而是珠,所以应该叫算珠。

裴母帮忙倒水润喉,裴父则在地上编草鞋。

阿鹏一边围观一边继续打磨手里的木棋子,免得有遗留毛刺扎手。

沈宁和裴长青没干涉,也没参与。

他们逐渐感受到了养孩子的乐趣,养孩子就是给与爱,给与关怀,然后静等花开。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布?y?e?不?是??????????e?n??????Ⅱ???.???????则?为????寨?站?点

【作者有话说】

萧先生:学生静悄悄,指定在作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