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0(1 / 2)

加入书签

板,又用柴刀拍了拍,虽然没有泥,但是也有土啊什么的。

一进门,沈宁就看到身穿长衫,正和人说笑的谢掌柜。

她笑出两个酒窝,声音清亮地打招呼,“谢掌柜,早呀,我带我们阿年来给你问好啦。”

谢掌柜正和一个抄书的书生讲事情,听见沈宁的声音立刻扭头看过来,当即迎上来,“沈娘子有礼。”

不等沈宁介绍,谢掌柜立刻热情又主动地跟小鹤年打招呼,“阿年小公子。”

若是过去,普通人家的孩子是不能叫公子的,但是如今称呼泛滥,民间为了表示对读书人的尊重,哪怕没有功名也称呼他们公子、相公。

谢掌柜平时对其他书生也没这般殷勤的,可谁让人家得萧先生夸了呢?

萧先生从乡下回来就跟他夸了裴二郎夫妻和俩孩子,还特意叮嘱若是裴二郎家里来借书,只管借给他们。

萧先生甚至给裴鹤年做保,只要裴家愿意就可以进聚文学堂读书,束脩减半。

谢掌柜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可是萧先生啊,从京城到江南,多少名门世家、青年才俊请他做先生他都没兴趣,只把一个小少爷看入眼。

现在却对一个乡野小孩子照拂有加,怎能不让他好奇万分?

那个连块砚台都不配用的阿年小郎君,今儿算是见着本尊了。

若是其他小孩子难免要害羞胆怯,小鹤年却没有,他大大方方地跟谢掌柜行礼问好,又感谢对方的抬举以及对娘亲的照顾。

“那日我娘回家,说谢掌柜给了便宜,我们都铭记于心的。”

谢掌柜忙摆手,“哎呀,说什么外道话,没什么没什么,快,屋里请。” W?a?n?g?阯?发?布?y?e?ī????ǔ???€?n?2????2?5?????ō??

他亲自给两人请到里面隔间,是谢掌柜休息处,又喊小书童给上茶。

沈宁也不害臊,“谢掌柜,我们喝不惯茶,两杯水就好,劳烦了。”

谢掌柜就让人上了蜜水。

沈宁先问书,想买一套论语原文。

谢掌柜诧异道:“小公子读书进度如此快么?”

沈宁没好意思说是给裴长青背的,便道:“买回去备着,让阿年有时间多看看,早点看早点背会嘛。”

谢掌柜又无语了,你们可别揠苗助长啊。

他启蒙时期,连个启蒙先生都没,却开始看四书五经,可不是好事儿。

读书是要和阅历结合的。

他好心劝道:“还是买带释义的吧,咱家书肆有五六版名家释义,最盛名的是萧氏释义,眼下卖得最好的是谢氏释义。”

有释义看得有意思,也能给孩子解读,不至于枯燥乏味,死记硬背。

本身如果有先生,先生还会根据现实讲一些有趣的故事,不至于让孩子死读书。

他们这样让孩子死读书,很容易读成书呆子的。

但是他不能说,他知道沈宁小心眼儿。

他亲自去拿了几套论语过来。

沈宁倒是也没拒绝,翻了翻几版释义,看看和自己当初学的有什么不同。

大差不差的,她就可以教裴长青啦。

把省钱刻入骨髓!

她又看了看原文,和她背诵的差不多,可能个别字句有出入。

毕竟古今版本不同。

当然她也不可能全背下来,主要是学过的基本都没忘。

她没选印刷体,而是选了一套上中下三册的手抄本。

估计是穷书生们抄的,可以补贴家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