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1 / 2)
村、每个县的税粮收缴日期是有限制的,过了那个时间就要自己押送,那可麻烦。
裴父说二十年前税粮还是里正和村里后生负责押送的,大老远送去指定的粮仓、军需库等地方。
路上可艰难了。
后来朝廷改了规定,各村集中收缴,统一送至县衙粮仓,再由衙门和当地军队负责押运,但是又多了一部分脚力和损耗。
反正就这么着,税粮越交越多了。
裴母也感慨:“今儿来换豆腐的人说他们村有些税涨了,有那交不起税粮的,又凑不上钱的必须卖地呢。
咱村哑巴家也是,自己那一亩水田不够交的,就得拿别的粮食跟人换。
都说幸亏你要教他们点豆腐呢,帮他们省了粮食,就不犯愁吃不到来年了。”
这是救命呢。
沈宁也听来换豆腐的人说了。
能来换豆腐的,都是条件还过得去至少自己交得起税粮不饿肚子的。
那些交不起税粮的,也不可能换豆腐吃。
这么一想她心里也酸溜溜的不得劲起来。
原本还想过几天再教其他人点豆腐,让大伯娘他们也换点豆子,现在寻思还是早点教吧。
她毕竟是根红苗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忍不住想:大家都绞尽脑汁想实现阶级跃升,以后都可以免徭役不用交税,可那些税粮徭役不会消失,只是平摊在其他百姓头上而已。
而免税收徭役的人更有钱,他们买更多地,又不用交税,然后更有钱,买更多地……
如此循环,直到百姓不堪重负,开始新一轮王朝更迭。
想到此处,沈宁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所以赚得多交税多才是良性循环啊。
第53章 上供 地基完成,上供纪念
晚饭时候沈宁和裴长青商量,“地基差不多好了,该砌墙了吧?”
裴长青:“嗯,我想搞个地基完工仪式,咱们搁豆腐什么的供一供,让来帮忙的人分食掉。”
沈宁好奇地看着他,以前你们不都是开工仪式、奠基仪式么和完工仪式么,怎么还地基完成仪式?
裴长青看出她的疑惑,笑着解释道:“对咱来说这房子最重要的就是地基,地基完工事半功倍,等于房子完成了一半,和上梁一样值得郑重对待。”
这地基打得多不容易呢,而且也得感谢老天爷成全,没下雨泡他的地基。
要是泡了,那只能挖掉晒干重新铺,那就是钱、力、时间的重复损失了。
再者这里人不管干啥都讲究查日子,奠基要算算,开工要算算,上梁、乔迁等都要仪式。
他们一直也没举行仪式,显得有些另类,虽然他们不在意,但是太另类容易打眼。
沈宁:“行,那我和娘也准备准备,你打算哪天供?” 网?阯?F?a?b?u?页??????????€?n????????5?????ō??
裴长青:“后天吧。里正说后天是好日子。”
沈宁记下了,“那我让大伯娘他们开始教村里人点豆腐了。”
先教会自己村的,再由自己村的去教各自的亲戚。
这就是介绍人的又一个作用了。
至于她家明儿早上的豆腐还要换,外人人过来换,她就顺便说了,让她们以后不用再来换豆腐,等着自家亲戚去教就好了。
小鹤年听着爹娘谈话就捏着自己的炭笔写写画画,他跟沈宁学的做手账。
虽然娘给他买了毛笔和墨锭,但是他没舍得开笔,每次只拿着练姿势,还是用炭笔。
他要把家里的赋税什么的都记下来,提醒长大后的自己爹娘可不容易呢,一定要好好读书,考秀才、举人,给爹娘过好日子!
小珍珠却专注地听爹娘说上供的事儿,哎呀听着好深奥、好神奇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