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7(1 / 2)

加入书签

样的劳动力,只能用裴母。

这时候小鹤年仰头道:“爹、娘,我和珍珠可以去路边卖吃的。”

今天那个萧先生给了28文,就算他不差钱多给了几文,那别人赶路累了会不会舍得花两文钱喝豆浆,三文钱吃豆腐花、饼子什么的?

他听爹娘算过账,豆子一斤不到四文,自家的豆子更便宜,三文都不到。

一碗豆浆卖两文真的很赚了。

关键是来往人多不多,一天能卖几碗。

今儿萧先生路过来买吃食,沈宁和裴长青当即也生出这样的想法,能不能在路边摆个小吃摊儿。

能是能,但是问题也不少,赚头应该也不大。

南边官道走的人多,有钱人,应该说会停下来吃路边东西的有钱人少,因为大部分有钱人骑马、坐马车直接去龙庙镇,根本不会停下来。

那他们的目标客户就是那些步行、挑担子、推车甚至骑驴的小商贩、行路人,不包括附近干活儿的农人。

如果不费劳力的话,那当然卖了就是赚了,再少也是赚头儿。

小鹤年就是这个想法。

反正他和珍珠没事儿,去路边坐着边玩边卖吃食也挺好。

他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爹娘听。

“不去卖,一文也赚不来,去卖了,哪怕卖一碗那也能赚点。”

沈宁听得心软软的,牵起他的小手,笑道:“阿年真顾家,处处为家里着想。不过你们去路边卖东西爹娘不放心,万一碰到拍花子的呢?你和珍珠生得这么可爱,拍花子的可稀罕了。再者路边风大灰大,豆浆和豆花容易落灰,别人吃着埋汰。”

小鹤年:“我们会用笸箩盖垫包袱什么的盖好的。”

随即他不吭声了,因为意识到刮大风的时候盖好也没用,刚盛出来呼啦一蓬风沙过来,碗里盆里都是,那都糟践了。

“那,我们风小的时候去,还可以领客人回家吃。”

沈宁:“咱们这里离龙庙镇就五里多路,人家再走一会儿就到了,不非得搁咱这里吃喝,只有偶尔的走不动或者嫌镇上贵的会从咱这里买点,那样的人也没几个钱。”

小鹤年还想说今儿那个萧先生,又觉得娘说得对,可能偶尔有这么一两个人过来买点吃食。

不过,冬天呢?

他道:“冬天冷,那人会不会多点呀?”

冬天寒冷,赶路的人冻透了,看见热腾腾的吃食会忍不住买点暖和肚子,这样好有力气继续赶路吧?

他想得眼睛一亮。

裴长青垂眸瞥了他一眼,“冬天赶路的人冷,卖东西的人更冷。”

小鹤年:“我不怕冷!”

裴长青:“不行。”

小鹤年:爹一定是关心我。

裴长青:“站在路边风口里,一会儿就冻透了,冻生病了,赚那几文钱不够抓药的。”

小鹤年:爹就是心疼我。

他仰头朝沈宁笑,心里打定主意要去路边卖吃食。

沈宁摸摸他的头,“你爹说的对,你还小,赚钱的事儿爹娘来想,等有钱了让你和姐姐一起读书。”

小鹤年便又去拉裴长青的大手掌。

裴长青不想和他牵手,却又接收到媳妇儿的眼神,只得吝啬地给一个手指。

走了一会儿,裴长青道:“没人买方子,那你要教大伯娘他们做豆腐吗?”

前世他有个什么独到的东西还会捂一捂,阿宁却不会。

她不管学习还是工作,有什么好妙招好方法,都会慷慨地和人分享,甚至经常出教学视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