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5(1 / 2)

加入书签

些的游击将军小声打听。

“放屁!”老参将啐了一口,“能镇得住满朝文官的,定是个身高八尺、腰大十围的伟丈夫!说不定脸上还带着刀疤……”

众人正吵吵嚷嚷,忽见殿门处转出个熟悉的身影。

裴靖逸一身玄色武服,踏着晨光而来。

“哎哟!红人来了!”

“裴将军!”

“靖逸好兄弟!”

呼啦一下,二三十个武官瞬间把裴靖逸围了个严严实实。

W?a?n?g?址?发?B?u?页??????ù?ω?è?n?Ⅱ????????????????

禁军统领老严一个箭步冲在最前,大手死死攥住裴靖逸的胳膊,“老子一早就看出你小子非池中物!”

“给老哥透个底,顾相跟前还缺不缺人?我老严这把骨头……”

话音未落,后头几个边军将领立刻跟上插话:

“滚蛋!裴兄弟,你清楚的,老子帐下儿郎哪个不是百人斩?帮哥哥递个话……”

“都别跟俺抢!俺不图什么大官,能在相爷手底下端茶递水、跑腿写字,俺都认了!”

裴靖逸肩膀被人拍得生疼,耳边嗡嗡作响全是这些粗犷的嗓音。

他猛地一挣,蛮力从人堆里抽出身来,冷着脸喝道:“都给我站好!”

可这群杀才哪会听他的?转眼又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打听顾相的喜好、脾气,活像一群饿狼围着一块肥肉。

不远处,清流党众人冷眼旁观。

秦子衿一袭素白丧服,负手而立,淡淡然道:“诸位可还记得《庄子》有言?”

众人一愣,还未回神,他便接下:“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

身旁的翰林侍读立即会意,捋须笑道:“秦寺卿此言甚妙,不过那些个莽夫,恐怕连孔子都不知晓。”

几个清流官员顿时掩袖轻笑。

秦子衿目光掠过那群推搡的武官,最后落在被围在中间的裴靖逸身上,惋惜摇头道:“倒是可惜了裴将军,将门虎子,明珠暗投……”

话音未落,原本背对着他们的裴靖逸突然转头,锐利的目光如离弦之箭直刺而来。

秦子衿神色一变,身子几乎是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他向来自持风雅从容,即便朝堂争锋也未曾失态,可这一刻却只觉背脊一凉,心中猛地闪过一个念头:

顾怀玉把这样一头嗜血的凶兽留在身边做什么?

就不怕哪天被反咬一口?

“开殿——”

一道尖亮唱声划破寂静,垂拱殿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

殿外宫人提着红金宫灯鱼贯而入,灯火如龙蜿蜒,沿阶而上,一直铺展到朝堂之内。

方才还在笑闹的武将们骤然噤声。

一个个神情肃然,步履轻得像踩在云上。

他们悄悄打量殿内的景象,鎏金蟠龙柱昂然矗立,青玉地砖泛着寒光,御案后的紫檀木雕花精致繁复,像能一眼望尽天子威严。

这是他们从未站过的地方。

大宸建国两百余年来,他们是唯一一批堂堂正正跨过这道门槛的武官。

不是作为护卫,不是作为摆设。

而是以议政之臣的身份。

皇室宗亲早已落座,最上首处,一位鬓边微白的中年男子神色温和,正是睿帝之兄、元琢的伯父,当今贤王。

贤王目光不动声色地掠过入殿的武将,又在裴靖逸身上稍作停留,眸中深意难明。

其他几位宗亲则面色不善,交头接耳地嘀咕着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