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44 章 · 第 244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244章·第244章

王雪娇是以猛虎安保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与亚历山大见面的。

亚历山大住在一间老式公寓楼里,门头上雕刻着一个怪兽的雕像,不知道是何寓意。

按响门铃以后,铁门上的锁发出“哒”的声响,接着门扇缓缓往里自动开了一条缝,王雪娇和翻译推门上楼。

这房子从外面看很破,但是,里面还不错,大理石台阶往上到二楼。

“你好。”门口站着一个颇为斯文的中年男人,“你是余小姐?”

“是我,这是我的翻译罗伯特先生。”

王雪娇本以为亚历山大就算不是一个秃子,也应该是像爱因斯坦、普朗克(后期)的那种狂野发型,没想到,坐在她对面的是一个头发向后梳得整整齐齐的,那种刻板印象的学者。

就应该是平时慢悠悠在大学校园里走路,手里夹着书,身旁有学生跑过,都要老老实实停下脚步,称呼他一声“XX老师好”的斯文人。

是站在大学的阶梯教室的大投影面前,不需要低头看自己准备的教案也能侃侃而谈的高级讲师。

是看学生写得屎一样的论文也能保持冷静优雅,宠辱不惊的端庄教授。

王雪娇很好奇他是怎么跑出来的,单纯好奇而已,万一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呢。

亚历山大则误以为她是在质疑他是不是抛妻弃子,自己跑出来,等安全了才想起来老婆孩子还在被包围的城市之中,装深情好男人。

他急急解释:“那一天,我在莫斯塔尔出差,学术交流,等我知道的时候,萨拉热窝已经被围起来了。我实在来不及。”

“哦……”王雪娇了然,萨拉热窝被围城的速度确实很快,“血色婚礼”之后,几乎就是在当天,塞族士兵就把整个城市包围起来,并且占据了城市至高点。

王雪娇又问:“你跟城里的家人还有联系吗?”

“刚开始有,现在全断了,只有几个侥幸跑出来的人告诉我城里的情况。”亚历山大眉头紧皱。

围城之初,大家以为最多两三个月就完事,明明能跑的人,也没有跑,他们的工作、家庭,还有一辈子,甚至是祖祖辈辈几辈子攒的产业都在城里,怎么能说舍弃就舍弃。

如果围城的只是塞族士兵倒也罢了,王雪娇自信能够找到关系,疏通疏通,偏偏狙击手里还有穆族、克族……大家乱成一锅粥,无差别杀人,闹大了就谁也不承认是自己打的。

“我可以冒昧地问一句,您信什么教吗?”亚历山大冷不丁地冒出来一句。

王雪娇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此一问,难道,她还得信一个让他觉得舒适的教,否则,他宁可妻儿老小死在城里,也不愿意让他们出来?

“我信什么教,跟你希望我帮你的忙,有关系吗?”王雪娇没有正面回答。

别问我在不在,有事直接说,我在不在取决于你找我有什么事。

亚历山大盯着她的眼睛:“

付款就不办事了。

王雪娇是个老实的好人(),g??()?[()]『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她提了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的家人还活着?”

“他们住的地方有电话,电话线一直都没有被破坏。我与她们保持通话。”

王雪娇“哦”了一声,又问:“已经被困两年了,她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吃的、喝的,从哪里来?”

“联合国会给城里发粮食,这些粮食都会到黑市上,她们会用东西去换吃的。”

听起来,与索马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联合国给的救济粮都成了实力强大者的牟利工具。

“你们家的好东西真不少,换了两年都没换完?”

“早就换完了,她们会用工作换东西。”

亚历山大告诉王雪娇,就算在过个马路都有可能被打死的萨拉热窝,人民群众还在工作、接水、买菜;孩子们也要上学,甚至还有美术课。

他们去上班的交通工具是茜茜公主时代建的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的轮子是钢铁制的,不怕子弹,到了狙击手放冷枪的地方,司机就把速度提到最高,所有乘客趴下。

王雪娇知道,其实城里早已完全失序,大家先卖家里的财产,卖光了之后,女人靠身体换资源,男人靠抢劫拿资源。

就是没想到有轨电车司机居然还在认真上班,如果没有他们,不知道还要多死多少人。

王雪娇听亚历山大说完,觉得此事可行,便对亚历山大说:“没问题,你把资料拿来,我就想办法救人。”

第二天,亚历山大就把厚厚一撂资料给王雪娇。

王雪娇挑了其中几个,她最关心的数据,第一时间发给冯老:“这些是贝尔格莱德的防空雷达数据,您看,能防得住B2隐形轰炸机吗?”

B2隐形轰炸机的数据是保密的,只有一些线人提供的试飞图像,根据专家分析:完全防不住。

B2号称在雷达上显示出的回波,就像一只一闪而过的飞鸟,天上那么多鸟,谁知道哪一只是鸟,哪一只是B2?

从王雪娇传回的数据看,贝尔格莱德的雷达水平跟现今国内的雷达水平差不多,甚至还要再差一点。

冯老觉得王雪娇关心的事情是不是太多了,现在是波黑战争而已,贝尔格莱德安全的很呢,就算是北约跟南联盟打仗,中国不会参与双方任何一边,也没理由会炸到中国大使馆。

王雪娇叹了一口气:“万一,就是故意的呢……”

“要不,您问问十四所那边,有希望咱们的技术能不能快点提升到,可以早点发现飞来的导弹吗?”

“不用问他们,我就可以回答你,不能,哪有这么快的,至少也要十几年。”冯老一口否定了她的想法。

“哦……”王雪娇充分理解国防科技的难度,动不动搞个十几二十年,那都算快的了。

那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王雪娇想了想,又问:“能让大使馆偷偷的挖很深很深的地下掩体吗?万一贝尔格莱德

() 直被围着……咱们的同志要怎么办?

我寻思着,我提的建议也不算过份啊,不就是加深地下掩体、多准备一些生存资源,不要让同志们落在绝境里吗?

打仗这种事情,哪有那么多说理的时候,有备无患……要不,我在隔壁买套房子,偷偷把地下挖通,让同志们到时候过来躲躲?”

王雪娇的语气非常坚决,冯老也没多想,只是觉得她可能是听说了太多萨拉热窝的围城惨状,所以有点焦虑。

不过,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冯老甚至也有点相信,王雪娇对于危险是不是有天然的感应。

在战争年代,很多领导人就有这种感知危险的能力,比如某位领导,带着部队在山上休息,睡到半夜,他忽然醒了,怎么都觉得这里不对劲,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招呼大家起身离开。

队伍离开后十几分钟,荷枪实弹的敌人大部队就刚巧路过。

唯一的问题是,王雪娇不是领导,领导没有任何证据,就可以下达命令,王雪娇不能下命令,只能为决策提供依据,是不是真的要执行,那不是她能决定的事情。

冯老无奈地笑道:“你要我告诉外交部的人,我手下有一个能通灵的神人,她掐指一算,今日宜动土加深地下室?”

王雪娇契而不舍:“您也是上过战场的,应该知道很多所谓的第六感,其实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就是一些特别特别小的细节,综合在一起,眼睛看到了,心里并没有刻意去记它,但是大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把它们算在里面了。”

“哎尤~~~您老在体制内干了这么多年,说服领导这点小事,还做不到吗?我相信您,一定可以的!相信自己!突破极限!永攀高峰!”

这些话,平时都是冯老说给别人听的。

王雪娇同志多少有点倒反天罡了。

冯老:“……咳,王雪娇同志,你现在不是在猛虎帮做动员大会,不要说那些虚的。”

“哦……好的~我们冯老最脚踩实地啦,肯定可以说服领导的,对吧~”隔着电话线,冯老都好像看到了王雪娇那张像太阳一样的大笑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