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27 章 · 第 227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227章·第227章

迈克的第一反应就是甩锅。

五角大楼可不背把哥伦比亚贫民心中的大慈善家打死的罪名。

鉴于中央情报局的这位女士帮了自己一个大忙,自己也没必要害她,也不提其实前两枪都是她的人开的。

迈克马上对着巴勃罗的尸体“咔嚓咔嚓”一通拍,对三处枪伤进行了特写。

照片和他的结论一起飞去美国:

巴勃罗——死于自杀。

美国禁毒局和中央情报局表示自己与此事无关。

有一个哥伦比亚小帮派跳出来,激动地说:“我我我,是我干的。”

结果时间地点和死法都对不上,被其他同行们嘲笑想蹭热度想疯了。

·

·

码头一片混乱,那些衣着破烂,骨瘦如此柴的人们都在高呼着“大地母神”,高唱着颂歌。

其实王雪娇挺着急的,要不是因为那堆软盘还放在圣多米尼戈大酒店里,她现在就拉着张英山蹦上“愤怒的小鸟号”,高呼:“开船,快逃!”

软盘有好多捏……

不知道里面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

还是拿着吧。

王雪娇就这么稀里糊涂被人簇拥着抬上了一辆像板车一样的东西,仔细看看,哦,是巴勃罗提前为自己成功当选总统而准备的花车。

现在,“PabloEscobar”这行字被扯掉了,人们一时间来不及将“余梦雪”的名字写上去,机智的人们就拿来草环和鲜花挂在车边,王雪娇的脖子上和头上也被挂上了大花环,周围都是欢呼的人们在用力挥动手臂。

王雪娇的眼睛在人群中穿梭,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不幸中的万幸,哎嘿,没有记者,这下国内的各位应该不知道这事了吧。

海地和隔壁的多米尼加都没有跟中国大陆建交。

王雪娇又高兴了起来,没有新华社,也没有大使馆,我看谁能把这事传出去,灭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里的人们想抬着她出去转转,那也无所谓啦,反正转完了,就可以跑路啦。

王雪娇哼着小曲,带着笑,来了一个“环太子港花车巡游”。

到处都是笑脸不,到处都是手捧草环的人们,有些人甚至没有见过王雪娇,也没有得到过她的赠药,也没有亲朋好友受到过她的“庇佑”,但是光听别人说,他们就觉得“这个神,能处!”

等待花车巡游结束,人们前往投票点,惊愕地发现,候选人的名字里,居然没有大地母神?

对,一定是凡间庸俗的印刷术无法承载法力如此强大的神名,他们便打算自己写。

全国识字的人口不足20%,更多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们便用笔在选票上画下圣坛上的那些图,有人画的是大王椰,有人画的是鸟,有人画的是咖啡,有人画水稻,还有人连画画都不会,画了一个圈,加一片叶子,算是代表着大地

么着也得是个长条的,这样才好分主次嘛~

王雪娇没别的意思,主要是想着,如果是长条桌,说不定她来的时候能看见他们在打“真·排位赛”,临走还能看个热闹,多有趣。

圆桌,啧啧啧,没意思。

王雪娇也闹不清自己的座位到底是朝向哪个方向了,哎,出门在外,一切从简,就凑合着坐吧。

连王雪娇身后都坐着两个翻译。

王雪娇心生疑惑:“他们是干什么的?”

怎么?一言不合就想把我抓起来啊?

“翻译。”

王雪娇:“这么多?”

真的不是来盯着我的吗?

有人给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他们的能力不足,需要互相弥补。”

等于是众筹背单词:你背A到B,我背C到D……最后凑齐整个词典是吧……

行,也算是一种解决方案。

其实,这两个翻译的水准并不差,他俩是给联合国观察团提供翻译服务的,今天过来是接个兼职单。

之所以要安排两个,完全是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互相提防,谁也不相信谁……只信自己安排的翻译。

生怕“对家”派来的翻译活生生把好事给搅成坏事。

于是,一场会议,翻译员多的好像影视城里的龙套演员,也算是提供了就业岗位。

王雪娇坐下之后,张英山不屈不挠地挤进一左一右两个翻译中间,坐在王雪娇的背后。

亨利向王雪娇介绍了在座的各位嘉宾,好家伙,海地说话管用的都来了。

王雪娇一边听着他们的头衔,一边心中暗想,这如果我身怀炸弹进来,线一拉,我就跑……

刚才也没有安检,我就这么进来了,张英山也这么进来了……

王雪娇在走神,想着安检上的漏洞。

张英山在她背后唰唰地记录,并且抓紧时间向两位翻译确认自己写得对不对、这位在国内是什么地位,有什么实权……以便一会儿在他发言的时候,好做记录。

亨利首先发言:“我们这次请余小姐过来,是为了总统大选的事情。想必余小姐也听说了,很多人投了余小姐,不知道余小姐在当上总统之后,有什么施政纲领?”

他想抬举的候选人都没了,或者说,在场所有各位想抬举的候选人不是没了,就是无势。

虽然现在投票还没有结束,但是,单看全城如此疯狂,就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首都太子港这边,得票最多的人一定是余梦雪。

至于全国其他地方,则完全不用考虑。

海地能识字的人,都算是小有资产,或是家里特别有志气了。

这些人都会跑到太子港来讨生活。

太子港之外的人,除了在政府机构里工作的职员,是既不识字,也不知道投票是个什么东西。

也就是说,全国票选总统的结果,绝对是余梦雪胜出。

根据亨利和杰夫瑞与

个个又菜又爱玩,上台以后,没把自己当政客,而是好像进了银行金库的抢匪,只管往自己口袋里装钱。()

??饘?虎??筫虎????膉?

⒏想看月海妖后的《卧底太成功,嫌犯求我去上班[九零]》吗?请记住[]的域名[()]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不然也不能干出,收钱后,允许美国粮商在海地进行低价倾销这种事。

、让海地的农民顿时失去经济依靠,没钱买第二年的种子和农资。

没人种地,没有收成,美国粮商就抬高粮价,爱吃不吃,不吃饿死。

这也是王雪娇甚至赖得帮他们出主意的原因。

——跟你们这帮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得好。

眼见着王雪娇就是不愿意,他们也不能把人绑去就职演说。

只得好言相劝:“你好歹先上台,然后再宣布,把总统职位让给别人,这样,也算是平稳交接。”

“不行!不上!”

只要上了台,那就是实打实的海地总统。

会通报全世界,包括中国……

十几个人劝王雪娇接受总统的职位。

王雪娇看着他们,脑中回响着:“赵点检,天冷了,加件衣服吧。”

“你们是在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以及倒霉催的宋钦宗,被他爹宋徽宗打晕了,强行抬到龙椅上登基。

谁能想到啊,有一天这事竟然落到自己头上来了。

王雪娇在叽叽喳喳的“劝进”声中,惆怅地抠手指玩。

实在是被吵得没办法了,王雪娇愤而暴起:“我连你们的语言都不懂,我怎么当这个总统?还不是管得一团糟,民众的利益保不住,你们的利益也保不住,有意思吗?”

劝进的人们终于安静下来,他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大家现在非得让这个外国女人上位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的利益不统一,连大家同时认可的代理人都找不齐。

王雪娇见没人说话,便悠然开口:“要不这样吧。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你们统一一下你们想要的利益,再找一个合适的人当总统。一个月的时间!你们造一个新神都够了啊!!!”

想当年,红军是怎么让根据地百姓心悦诚服,愿意抛家弃业跟着走的。

一个月足够了!

亨利皱着眉:“那这一个月,我们怎么向外界交待?”

“投票又不止投一天,投完了还要数,数全国的选票要数一个月不是很正常的吗?”

海地虽然不大,但是,就这必须人肉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跑,收集投票结果的现状,收上来以后,还得找识数的人数,耗完一个月,完全没有问题。

他们以前是作弊作习惯了。

常年的操作是:今天投票,明天就公布结果。

反正大多数海地人只认得自己门口那么大一点地方,对整个海地有多大,毫无概念,对数选票的工作量也一无所知,好糊弄。

王雪娇说的才是正常状态,他们反倒想不起来。

这是王雪娇能想到最好的手段了,只

() 多?他们会同意吗?”

“告诉他们,他们要是不同意,就跟他们断交,跟大陆建交。”

办公室主任结结巴巴:“……这数字也太大了吧?”

“他们会给的。”王雪娇自信一笑。

对方被海地开出来的巨额药品捐助要求吓了一跳,急忙让“大使”找杰夫瑞协商,问能不能少给一点。

杰夫瑞刚想说这事与他无关,不是他要的,转念一想:“原来还能这样要?这次要是能把援助弄到手,以后也可以照此办理。”

于是,他以强硬的态度回复:“不行,说多少就是多少。”

对面的“邦交”国一共也没剩多少了,他们不得不为了留住海地的心而努力。

而且,这也不是海地第一次这么干了。

老杜活着的时候,就使过这一招,只不过他找的冤大头是美国,话术是:“你给不给?你要是不给,我就投苏了啊!”

其实老杜这个威胁话术根本经不起推敲,就他,还投苏?

投了苏,第一个要被吊路灯的就是他。

但是美国还是给了。

只不过,以美国政客的一贯作风,王雪娇相信他们绝对不是因为看不穿老杜虚张声势的威胁,才会乖乖交钱的。

最直接的例子是2010年海地大地震之后,美国拨款四十四亿美元给海地,赢得国际社会的赞扬。

2016年一查账,四十四亿慈善捐款,只有百分之二用在了海地,其他的都被华盛顿的三老四少各位老大利用制度漏洞,想办法给瓜分走了。

这笔烂账被掀出来以后,主要责任人无一受到处理,都好好的在当官呢。

连一天都没过,杰夫瑞就收到消息,说援助物资已经装船了,正向太子港驶来。

他都没想到这么轻易就能要到,很高兴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王雪娇。

王雪娇对这个战果并不满足:“等这批船到了,想想下一把再要一点什么,粮食、机械、日用品……”

“只针对这一个国家吗?不如也看看其他国家?”杰夫瑞虽然不知道“逮着一只羊薅”这句话,但是,他也知道这也太欺负人了。

“这不是国家,是地区,他们想要砸钱维持友情,我们只是稍微满足一下他们的愿望而已啦……再说,其他地方也没有这么明显的弱点任我们拿捏。”

王雪娇不是没想过直接让杰夫瑞选择与大陆建交。

不过,就海地这个无底洞……中国的第九批维和警察到期撤回后就不续了,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大使馆都撤了,并且一副打死也不想回来的样子……这个破国家到底有建交的价值么?

但是国家跟国家之间的事情,远比表面上看起来复杂。

就像当年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小麦,结果美国运来的小麦有黑穗病,粮商还死不承认有错。

当时的普通百姓都在愤愤不平,觉得跟这种奸商没必要再来往了。

然而中国并没有立刻宣布拒收

又开心了起来。

王雪娇找到带队的队长,问道:“听说你们在路上遇到了风浪,船只受损,有人受伤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