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 第 140 章(1 / 2)
第140章·第140章
“必须派兵去把汝父救回来……陈昭要邺城,给她就是了……”
袁绍的继室刘夫人把桌案拍得砰砰响,两弯吊梢眉横竖,对袁谭叱咤:“偌大基业皆是汝父所成,如今汝父为敌所虏,纵是用所有基业去换汝父,亦可为之。你支支吾吾,莫非是不孝?”
“非我一人能决。”袁绍长子袁谭面带疲惫。
五日前,正在邺城翘首以待等着袁绍带兵回援的众人却只等到了惊慌失措的一众溃逃的骑兵,还有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陈昭半路伏击,他父亲袁绍被敌军俘虏。
随后就有了这袁府中整日不绝的争吵。
袁谭身为长子,召集留守在邺城内的一干臣子商讨该如何应对陈昭,众人争吵许久终于得出了一个共识:先按兵不动。
可袁绍如今的正妻刘夫人不干了,闹着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先把袁绍换回来。
“母亲息怒,父亲被俘,我亦悲痛,可……”袁谭对不是自己亲生母亲的刘夫人也只有礼法上的尊敬,语气中已经带上了几分不耐烦。
刘夫人直接用礼法孝道施压,她冷冷道:“你是举孝廉出身,难道要眼睁睁汝父受苦?”
她何尝不知晓应当等大军回城,有了底气才更适合与陈昭讲条件。可她等不起,于公于私,她都必须尽快把袁绍弄回来。
于私,她和袁绍夫妻感情甚好,要不然袁绍也不能放着长子不管,一心偏疼她所生的幼子,甚至连立嗣都打算立幼子;于公,她的亲子年纪还小,需要袁绍这个生父扶持才能与袁谭抗衡,若无袁绍给她撑腰,再大的基业也只是给袁谭做嫁衣。
袁谭又和刘夫人争吵了起来。刘夫人凭借袁绍的宠爱平日插手政务,有不少臣子支持袁尚,若刘夫人不同意,袁谭的命令也在邺城实施不下去。
同父异母的兄弟不和,袁绍袁术如此,袁谭袁尚亦如此。袁家子本该依仗祖辈所留的巨大优势,一举平定乱世,却因袁绍袁术这对兄弟相争,偌大优势一分为二,被逐个击破。
如今这个梦魇似乎又笼罩在了下一代的袁氏子身上,要把袁家推向更深的深渊……
袁谭正与刘夫人吵得额角青筋暴起,忽听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逢纪踉跄闯入,官袍沾满尘土,脸色惨白如纸:"大公子!夫人!主公……主公薨了!"
厅内霎时死寂。
"胡说!"袁谭一把揪住逢纪衣领,"前几日邯郸守将投降就是看到了我父亲——"
"主公尸身已被陈昭派人放到了邺城南门……陈昭大军已至三十里外……"逢纪喉头滚动,"庶民都在围观……臣已命人驱散了庶民,将主公尸身运到了府中。"
袁谭刘夫人二人如遭雷击,猛地双双冲出门外。
袁绍的尸身静静横在院内,灰白长发散乱,胸前衣衫浸透暗红,首级和脖颈分开,谁都能看出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刘夫人踉跄两步,突然发出一声凄厉
几道肉菜了。
贾诩细嚼慢咽,数着咀嚼次数,严格遵守养生之道,一口肉咀嚼三十次,他咽下口中胡饼:“如今邺城内定然群情激奋,不是攻城的好时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他们想为袁绍报仇,等几日冷静下来,就该想如何自寻生路了。”陈昭味同嚼蜡把嘴里鹿肉咽下去,思绪清晰。
“咱们不和哀兵作战,先围城几日,等敌军气势低沉之后再言攻城。”
“合该如此。”贾诩也表示赞同。
甚至按照他对东汉这些官员的了解,或许根本不用等到自家攻城,袁绍麾下的这些官员就能给主公一个“惊喜”。
当年他跟随牛辅从凉州进入洛阳,可是眼睁睁看着董卓是怎么轻易进入的洛阳。袁隗这位太傅都能亲自打开国都城门把董卓迎入洛阳,上行下效,袁绍麾下这些官员估计同样擅长开城门。
“攻入邺城之后有一件要紧事一定要做。”陈昭神情严肃。
贾诩正坐,准备用心记下主公吩咐。
“先把邺城最好的厨子抓过来!”陈昭恨恨撕咬了一口又硬又难吃的鹿肉。
贾诩:“……”
他无语低头,打算继续用膳。
鹿肉进口的瞬间,贾诩动作一僵硬,觉得主公之言的确重要。
*
袁谭很快就找到了“细作”,并且下令要赐死“细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