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3 章 · 第 123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23章·第123章

鲜血浸透焦黑的土地。折断的长矛斜插在泥泞中,铁锈混着血水,在龟裂的沟壑里流淌。乌鸦成群盘旋,不敢向下啄食尸体。

一面残破的军旗半埋土中,大地沉默,唯有腐草间的断箭,偶尔被风吹得铮然作响。

后勤营的兵士双手带着麻布手套,在战场上翻动尸体,甲胄、兵器,连被血浸透的衣裳都要脱下来,拿回营中用沸水煮过之后补一补人还能穿,破的没法穿的衣裳也能拿回去垫鸡窝。

三三两两的军医跟在后勤营士卒身后,大夫们也有他们要寻找的“战利品”。在战场上,唯一发展迅速的技术就是医学,敌军尸体数不胜数……战场边缘清理出一片空地,一群青年大夫在此围着尸体练习缝合切割,有男有女,女郎更多些,军中多是需要缝合的外伤,擅长穿针引线的女郎更容易通过医营考核。

搜寻战利品的兵士过去后,最后一轮打扫战场的兵士会把尸体拖起来丢进火堆中焚烧。自家同僚的尸体会一个个放入炉中焚烧,将骨灰收入木盒送回故乡落叶归根,敌军的尸体则随意扔进火中,焚烧完就地掩埋,

青烟扭曲升腾,与天际弥漫的尘雾纠缠。

“将他们的骨灰送回家乡,好歹不至于在异乡漂泊。”陈昭走在焦黑的土地上,身后跟着两个谋士。

周遭有几个士卒听到陈昭这番话,纷纷面露感动。大汉有重死轻生的惯例,可那是有地位的富贵人家才有权力讲究死后厚葬,许多人连活着的事情都顾不上,不知那日就死在异乡,能把骨灰送回故乡入土为安,已经是了不得的好事了。

贾诩盯着地上的尸首,若有所思:“臣仔细读过主公所写的《太平要术·长生部》,其中言尸体若不焚烧,或会引起疫病。”

“袁军初战败退,却必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贾诩细长双目微眯,温声细语,“不妨命人将尸首投至东阿附近河流中。到时袁军内部瘟疫横行,军心溃散,必能一击破之。”

贾诩觉得自己这个主意简直完美,瘟疫一起,死伤者无数,用不了几天袁绍军便可不攻自破。

陈昭:“……”

要不然她再写一本《太平要术·道德部》专供贾诩学习吧。

见陈昭神色有异,对陈昭颇为了解的贾诩也知晓自家主公不愿用此计策,颇为可惜叹了口气。

自家主公什么都好,就是道德底线太高了。

他方才还想提议派人去把东阿附近树林都烧了,袁军无柴火可烧水,疫病便会传递更快来着……

一旁听二人对话的郭嘉眼角狠狠一跳,心情复杂。他自己道德底线就不高了,没曾想在三人之中倒是成了道德最高的一个人。

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郭嘉心里嘀咕,在认识贾诩之前他都想不出来世上能有如此缺德之人。

“这边土地松散,适合挖掘地道,先明日在营外挖一条沟渠防备地道。”陈昭弯腰捻起一把泥土,吩咐两个谋士。

把。

“主公。”吕玲绮贼头贼脑摸回来,扯住陈昭衣袖。

“何事?”陈昭看着比自己还高半截的“小贼”,无奈开口。

吕玲绮道:“若我能寻一人帮我训练步卒……我爹有几个部下,特别擅长练兵,尤其是高顺,一手练出了陷阵营,陷阵营全营都是重甲步卒;还有张辽,说话又好听人还机灵,也很有本事,其实我觉得他比我爹还会带兵……”

“我骗……咳咳,末将愿意借一个人来。”吕玲绮理直气壮,反正她爹就她一个女儿,她爹死了以后家产人脉都要留给她,如今只不过是提前那么几十年先继承一点罢了。

闺女坑爹的事情哪能叫骗吗!

陈昭顿了顿,又发现了吕玲绮从吕布哪儿遗传到的另一个“优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