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2 / 2)
郭嘉单手斜撑着桌案,一双桃花眼戏谑打量着诸葛亮,他招招手:“诸葛家的那小郎君,可愿帮嘉一个小忙?”
郭嘉从案上挑出两份简单奏疏,都是下面郡县送上的今岁税赋簿册,要计算总共税收,不棘手但是很麻烦。郭嘉把两本簿册交给诸葛亮,打算试一试这小屁孩的本事。
他昨日可听主公念叨了好几句,什么又是“如鱼得水”,又是“才胜管仲乐毅”。管仲用商术疲敌国,精通数算,这诸葛家的小儿辈不知能不能有管仲一二分的本事。
诸葛亮惦记着自己缺的门牙,尽量少说话,只是拱手道:“亮愿为一试。”
言简意赅,却锋芒毕露。
他知道郭嘉是昭侯心腹,若能得郭嘉欣赏,便能得昭侯青眼以待。
只用了半个时辰,诸葛亮便将两本簿册中的税赋分门别类算完。郭嘉拿过簿册后面露诧异,迅速提笔又验算一遍。
他表情古怪抬首盯着恭敬站在他案前的诸葛亮。
半点不错。
郭嘉当机立断,把案上簿册都收拾给诸葛亮,面上露出狡黠笑容:“诸葛郎君可愿再帮嘉些忙?嘉定会禀明主公,如实算汝之功劳。”
又被他抓到一个壮丁!
*
九月十五,科举院外一片喧嚷。
考试的院子原来是笮融为礼佛所建造的佛场,能容纳数千信徒举办佛会,如今被陈昭拿来改成了考场。
第一次举办科考,各类事务都要从头摸索,维护秩序的小吏急得满头大汗,一个个搜身分发考号放入考场。
考试共分四科,经义、策论、数算、杂务。
陈登在看到考试科目的时候心中便有了计较——陈昭偏重实务,不重经书。
东汉读经学之风盛行,当世大儒皆为经学大家,朝廷太学生经学入仕,有"博士说经五字,注说二三万言"之说。
可陈昭设立科举取士,经义却只占四分之一,反倒是实用性极强、却一直为小道的数算和连道都称不上的杂务各占了一科。
陈登轻巧写完了经义,这张卷子十分简单,能背诵七经者便能轻易答完。
让陈登更加确定了陈昭不重经义。若重视经义,应当题目更难,能分出三六九等才是。
一场考试只需一个半时辰,锣鼓声响起便有小吏来收卷。陈登顺着人流去官府设立的饭堂用膳,半路就听到曹劭的嚣张声音。
“易如反掌……”
陈登嘴角扬起一个轻蔑的弧度。
曹劭自觉自己全都能答对,傲气更胜,注意到陈登的身影,脑子一热,往日被旁人处处与陈登比较的旧恨冲昏了头脑。又见陈登面色如常,心觉陈登没答好,抬手就拦住了陈登。
“此非我徐州淮海之杰陈元龙吗?为何郁郁寡欢?”曹劭故作担忧,“马有失蹄再所难免,元龙误要因此丧气啊。”
和他堂兄曹豹一般愚蠢。
陈登淡淡瞥了曹劭一眼,连直视都懒得直视他。
107·第107章\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