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1 / 2)
第73章
“主公,虎牢关那边打起来了。”黄盖急匆匆驱马回禀。
正盘腿坐在巨石边上的孙坚站起,拍拍身上的尘土,不紧不慢套上甲胄。
“走,咱们驰援去。”孙坚牵起缰绳,眯着眼往虎牢关的方向看去。
他是故意在外磨蹭。
那些诸侯忒欺负人了,他出身不好、官职不高,又能打,那些人派他做最危险的前锋他也认了。
可一边倚仗他的凶猛,一边又断他的粮食,这算个什么事?这些诸侯想要保存实力不出兵,自己带来的江东兵难道就活该送死?
这些诸侯磨蹭,他就有学有样跟着磨蹭。
孙坚骑马向虎牢关赶去,他估摸着等自己赶到,仗应该也就快打完了,他再带着士卒杀几个零散的西凉兵,应付一番,旁人问起来他也不是什么事都没干。
血腥味越来越浓,常年在战场上打滚的孙坚早就习惯了这股味道,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还颇有闲心想着自家长子。
想必策儿已经尝遍了人情冷暖,得到了充足磨砺。虽陈昭对自家儿子态度还挺亲切,可其麾下文武对此借粮之“质子”,必多轻视鄙夷。策儿受制于人,纵有怒意,亦只能隐忍不言。
“告诉去荆州筹集粮草的押粮官,不必着急赶路。”孙坚吩咐黄盖。
黄盖手中缰绳微紧,不赞同:“公子年纪尚幼,主公何必让公子受此委屈?”
孙坚瞪了自家忠心耿耿的属下一眼:“就是你们这些人都宠着他,我才想法子让他去别处受受苦。”
“想当年咱们年轻的时候吃了多少苦,策儿打出生以来哪吃过一点苦,心性不坚韧日后如何成大事?”
黄盖无奈道:“分明公子与主公年轻时候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
孙坚心道,可不就是他知道策儿跟他年轻时候一模一样,才更清楚这个莽撞蛮横性子不趁早磨砺日后会吃大亏。
见孙坚心意已决,黄盖也不再劝。虎牢关已经到了,城门大开,关内关外厮杀声震天。
孙坚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江东猛虎武艺惊人,在敌军之中横扫,不过片刻就已经杀红了甲胄。
董卓已经将心腹将领召走,虎牢关中只剩下一些还没来得及撤退的西凉兵,一击即溃。
“咦,那可是大公子?”韩当声音在孙坚身后响起。
孙坚一刀将身前敌人斩落马下,扭头去看,却见来将已经窜出数丈远,对他避之不及。
跑远了他这个亲爹也能认出这是他家的兔崽子!
“孙策!”孙坚怒吼一声。
孙策听到自己全名,心里一咯噔,顿觉不妙。又转念一想,是父亲让他跟着陈使君,陈使君又派他带兵的,他怕什么?
看到气昂昂冲自己打马而来的孙策,孙坚怒不可遏:“你为何不在陈青州营中?”
孙策理直气壮:“儿奉主公之命参战讨贼。”
孙坚两眼一
配合就一拳给他抡晕,然后扛走的准备。
他听得清楚,主公说“带上”,不是“请来”,等于只要能把人带去,可以采取一些武人手段。
奈何荀彧没给罗市发挥的机会,他立即猜到应当是洛阳那边出了事,陈昭要急行军,才会这么匆忙来请他。
毕竟要攻破洛阳还要依靠陈使君与自家叔父里应外合。
荀彧当机立断:“彧这便随将军离开。”
尽管他跟随陈昭离开可能事后会惹袁绍猜疑,可大事在前,袁绍的猜疑和天子安危比起来一文不值。荀彧分得清孰轻孰重。
“啊。”罗市有些失望。
荀彧不禁又看了罗市一眼。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似乎从面前这个相貌凶恶的将军语气里听出了一丝……壮志未酬的失望。
浩浩荡荡的昭明军扛着旗帜往前行军。
袁术不明所以盯着那“昭明”大旗,吐槽:“刚打下虎牢关,她不整兵休息,这么着急赶往洛阳干什么?”
董卓就在洛阳城又不会跑了,董卓麾下数万西凉精锐,就算打下了虎牢关,他们一时半会也打不下洛阳。
这么着急干什么。
“咱们也追。”袁绍皱眉望着如潮水般向着洛阳方向涌去的昭明军,敏锐察觉到不对。
比起纯草包一个的袁术,袁绍还有过带兵打仗的经历,疲兵行军乃是大忌,他觉得陈昭应当不至于连这点都不知道。
虎牢关距离洛阳只有五十里,士卒却不全是太史慈那等体力惊人能徒步日行数十里的猛将,昭明军于中途安营扎寨休息了一夜。
次日正午,昭明军率先抵达洛阳。
洛阳城门紧闭,城墙上旌旗猎猎。忽闻一声巨响,城门从内轰然洞开,铁索绞动之声震耳欲聋。尘土飞扬间,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露出城内宽阔的街道。
荀爽领着几个身穿官服的官员站在道边。
陈昭翻身下马,语气迅速:“董卓何时出城?所带兵马几何?”
“董贼两日前正午出城,带了三千兵断后出城,其余各路西凉军将领则在几日之前就分别带兵先去横扫沿途郡县了。”
荀爽怒气冲冲:“董贼还刨了历代先帝的皇陵,一把火烧了太庙!”
一向平和的荀家老者气得脸红脖子粗,可看是气狠了。
董卓缺德事做了不少,这件事确是一件大好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