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1 / 2)
第64章
郭嘉斜倚案几,指尖轻敲酒樽。
"文若忠心大汉,只怕与我等不是同道之人。"
陈昭把玩着腰间蹀躞带上的玉珏,闻言轻笑:“……荀彧对大汉的忠诚也就那样。”
毕竟汉献帝刘协本人都不知道荀彧是大汉忠臣,衣带诏上都没荀彧的名字。
——主公不捅破,荀彧便能闭目装睡。太有良心的人宁死也不会背叛主公。
“要紧的不是他能否为我所用,而是不能让荀文若为旁人所用。”陈昭干脆道。
强扭的瓜再不甜也必须长在自家田地里。曹操不管徐庶愿不愿意,以其母要挟都要将徐庶抢来。曹操难道就不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吗。
“那嘉倒有一策。”郭嘉兴致勃勃,“嘉观这诸侯联盟,人心不齐,说不准什么时候便会内斗,主公可趁混乱之时,派遣罗将军潜入袁绍营中,保护文若。”
郭嘉嘴上说着保护,脸上却明晃晃写着“强抢”。
“嘉愿为主公探明文若所在。”
陈昭抬头与郭嘉对视一眼,随即欣然接纳了郭嘉计策。
正老实待在自己帐中熏香的荀彧轻轻打了个喷嚏,背后一寒。
貌如美玉的温润青年轻轻叹息一声,眉头微颦。袁绍看在颍川荀氏的份上对他还算客气,他所住营帐离袁绍大帐不远——也就意味着他能听到袁绍大帐内连日不绝的丝竹宴饮声。
"本初公……"他轻叹一声,玉白指尖抚过案头竹简。
及至三日后,从最远的长沙郡赶来的孙坚也终于抵达,袁绍这才停止与各路诸侯会宴。
连日宴会,袁绍非但没有精力不济,反而更加意气风发,面上颇有舍我其谁之色。
大帐中,曹操劝袁绍:“我等至此已有数日,本初却未邀公孙伯珪、陈熙宁、孙文台赴宴,怕有怠慢之嫌。”
袁绍朗笑:“非我不去拜访他们,是他们未上门拜访我。某与公孙瓒一向不睦,至于陈昭孙坚。”
袁绍轻蔑道:“一黄巾余孽,一瓜农之后,依仗蛮横武力方得与我等同席,不值一提。”
曹操面色微变,低头遮掩住了面上的愠色。
那他算什么?阉宦之后?
“孟德就是太过小心。”袁绍沉浸于自己正蒸蒸日上的大业中,并没有察觉到曹操的心思变化。
他起身,率先走出营帐,往中军大帐走。
宽阔的中军大帐内,帐壁上悬挂的虎皮随风轻晃。各路诸侯或坐或站,神色各异,三三两两聚在一处叙旧。
诸侯依旧是十八路,只是她代替了原本的北海太守孔融,她在青州,孔融又嫉“恶”如仇,朝廷自然不会把孔融排到她麾下送死。
陈昭扫视一圈,走到徐州刺史陶谦身边客套:“陶公,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陶谦瞪了陈昭一眼,耿直冷哼一声,往一侧移动半步。
“陶公竟对神交已久的
可曾读完了《论语》?”
尽管对这个庶兄心怀不满,可袁术也知道此时当务之急是要先将最大的肉叼回袁家碗里,而后再和袁绍细分。
陈昭眼睛冷冷盯着倨傲仰着下巴的袁术。
帐中气氛一触即发。
曹操只觉得头疼,西凉兵都还没见到一个,他们内部先要打起来了……曹操不禁和卢植深深共情了。
靠这些人匡扶汉室?能行吗?
“操以为……”曹操站出来要打圆场。
“卢公正在帐外,何不请卢公入帐一叙?”陈昭打断了曹操。
她戏谑看向袁绍和曹操:“昔日卢公为帅讨伐黄巾之时,汝等便在卢公麾下担任骑都尉,今日又有机会在卢公麾下为将,二位必定喜不自胜吧。”
袁绍和曹操齐齐变了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