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7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57章

董卓心思急转,抱拳躬身,语气恭顺:“太后何出此言?末将奉太傅之命,入宫诛杀张让等奸佞,清扫君侧。如今奸贼已诛,朝野安宁,太后与陛下自当安然无恙。”

必须先稳住何太后,将今日之事圆过去。

原本按照他与袁隗的商议,先诛宦官,再'劝'太后与少帝下旨,假称天子密令清君侧。如此,他董卓便是奉诏行事,名正言顺。

可谁知先前行事那么顺利,却在何太后这里卡了壳。

董卓暗骂,那该死的袁隗老匹夫不是说少帝懦弱无能,太后貌美刁蛮却只是个见识短浅的深宫妇人吗。

见识短浅的深宫妇人能开口就押上性命以大义相逼?他看那袁隗才是见识短浅的那一个老东西吧。

董卓后退一步,露出柔顺的神情:“奸佞已经平定,太后和陛下已然安全了。还请太后返回长乐宫。”

“本宫不会离开甘泉宫,就坐在此处等着尔等杀我!”何太后端坐龙椅,神情蔑视。

妥协哪有活路?莫说她只是天子生母,就算是天子,刘宏不也说死就死了。

站在刘宏尸体前的那一日,何太后得到的最大的经验就是:地位再尊贵也只是血肉之躯。

多活几日少活几日,反正都是死路一条。

董卓低垂的脸上面目狰狞,握刀的手青筋暴起。他强压怒火,克制住将何太后一刀宰了的冲动。

棘手!

他不发一言,招来身边亲信,低语几句。

这事他解决不了,让袁隗拿主意吧。

袁府内,袁隗在堂中来回踱步,衣襟散乱,全然不顾平日仪态。他不住舔舐干裂的嘴唇,目光死死盯着门外。

在他心急如焚的等待下,一名士卒飞奔而入,附耳低语。

袁隗身形一晃,险些跌倒,扶住案几才勉强站稳。

“什么!”

怎么会在何太后那出了岔子?

“速速备马入宫。”袁隗唇干舌燥,抬腿就往外走。

何进何苗死了,十常侍也死了,何太后那妇人的所有爪牙都被剪除,如今就该乖乖认命才是,怎么还能如此棘手呢?

穿过血流成河的宫道,袁隗气喘吁吁赶到甘泉宫前:“陛下呢?”

“在侧殿不出来。”

袁隗松了口气,还好陛下没有跟着太后一起胡闹。

“先请太后回宫。”袁隗站在殿外,透过甘泉宫正殿的门缝偷窥着端坐殿内的何太后。

看到何太后僭越坐在龙椅上的时候,他下意识想训斥无礼,话到嘴边想起来自己做的是更僭越的事情,又把训斥硬生生吞了回去。

他声音沙哑且带着几分狠厉:“太后不愿写诏书,又天子诏书也是一样。太后今夜受惊,病重缠身,不能见人!”

董卓原本老实神在点头,忽地耳边声音停住了,他抬头对上袁隗充满暗示的眼神。

董卓:“……”

的家族名声。()

問???筫?膈鞖?N?鑞?豛虎?膈?葶??豛虎??彎豛虎?掄卓????腟???????煜?睭?摫??靻?艙問葕?豔楢???葶???

⑸本作者金玉满庭提醒您最全的《[三国]我,呼风唤雨》尽在[],域名[()]⑸『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人死都死了,痛哭有何用?在战场上,看到死人,最该想到的事情,一是保命,二是立下更大的军功。

董卓嗤笑一声,靴底碾过地上金簪的残片,大步迈向偏殿,佩剑撞响甲胄,成了寂静宫院中唯一的声音。

在这一进一退之间,董卓与袁隗之间的主从关系,已经交换。

*

青州,天气越发冷了,霜风冽冽,旷野上衰草连天。

秋收之后,田地中种满了紫云英和荞麦。紫云英是绿肥作物,能增加田地肥力,也可作为牲畜的饲料,还能在冬季生长。荞麦有耐寒性,七十天便可收获,能赶在大雪封田前再收获一波。

陈昭早早地候在了府邸门外。她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透露出难掩的喜悦之色。

就在几日前,她收到了徐庶的来信,信中告知她,蔡邕已经踏上了前往临淄的路途,并且明日便能抵达。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陈昭吃了一惊,没想到蔡文姬的行动如此迅速。

真快啊,从蔡邕那一把年纪来看,这一路上估计是日夜兼程,日行百里。

寒风吹起了府衙外告示栏上贴着的几张招生布告。

【……有世之大儒蔡伯喈担任院丞,绝版藏书八百余卷……】

虽然人还没来到,可陈昭已经正大光明把“蔡邕”的大名写在了招生简介上。

宣称名师坐镇,师资力量雄厚。

连招生途径都分好了类,一类是给钱就能上,一万斛粮食一个名额;一类是要经过严苛考试入学,但是学费全免;还有一类是家中长辈为昭明军做出突出贡献,也可免费上学,每月还发放补贴。

午时三刻,两道风尘仆仆的身影出现在长街尽头。蔡邕不顾年迈,策马疾驰,身后弟子徐庶紧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