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1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21章

赵风不疑有他,在赵风眼中自家弟弟年纪虽小却稳重成熟,很让他放心。

虽说赵云刚回家没几日就又要出门让他一颗好兄长的心有些受挫,但赵风也没有挽留赵云。

大丈夫就该走四方。

他微微颔首:“天下已经开始大乱,趁着时局还未彻底混乱之前多掌握一些本事,才能在乱世之中站稳根基。”

赵云资质绝佳,这些年来四处云游拜师学艺,十六岁的年纪已经能打遍真定没有敌手。曾有相士为赵云相面,曰“白虎之相”,于是赵家对赵云更加看重,认为赵云必定是赵家兴家之人。

“本来我打算过两年走动门路举荐你为孝廉出仕……可既然你又要出门学艺,那便只能暂且搁置了。”

赵风也不觉得可惜,世道眼见着一年比一年乱,混乱之势逐年加剧,通过举孝廉步入官场,充其量也就是当个无足轻重的小官吏。归根结底,还得看谁拳头更大。

“幽州公孙瓒倒是不错。”赵风琢磨着,公孙瓒这两年立下不少军功,在军中名声鹊起,他们常山赵氏以武立家,投奔公孙瓒应当也能受重用。

总之黄巾贼不能投靠,黄巾看似来势汹汹,可从没有一个出名士人投奔黄巾就能看出来天下间有识之士对黄巾的态度并不看好。

赵云只当没听到,族中长辈都觉得公孙瓒是个好投奔人选,他却觉得公孙瓒性情有些残暴,不是他想要的仁主。

他不想事事都听从家族安排,他要自己选明主。

“你年纪也大了,若无表字供他人尊称,总归有些不便。虽说正式的冠礼尚待时日,可十五岁已然束发为髻,这便算是初入成年之列了。为兄今日便给你把表字给定下来。”

赵风沉思片刻:“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你的表字便为子龙,赵子龙。”

赵云拜别兄长之后就离开了真定,却没有往北去,而是绕了个弯,直奔下曲阳。

城中有募兵处,赵云上次走之前就已经打听好了消息,挂着“昭”字牙旗的便是那位女公子的队伍。

赵云背着一支长条包袱走到征兵处,故作成熟:“可是陈监军的麾下?在下想要加入陈监军的队伍。”

终于,锻铁坊在下曲阳成功开炉,第一批箭矢如流水般从锻铁坊搬入武库之中。

趁着这段时间的空隙时间,陈昭还顺便整顿了一番下曲阳内黄巾士卒的军纪,又巡视了一圈城墙,组织工匠把城墙该修的修该补的,还把城中能接触到城门的守城士卒都换成了黄巾军中忠心耿耿的将士。

这些事情做的七七八八了之后,陈昭才空闲出时间来做自己的大事。

便得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赵云已经离开了真定!

“赵风亲口告诉我的,赵云数日前离开真定往幽州找他老师去了。”赵溪摊手,“他是赵云的亲兄长,算起来也是我的堂兄,虽说已经是隔了四代的亲戚了。”

陈昭还

她看出了对赵风而言她是一个不被欢迎的贵客。

毕竟她是个手握重兵的反贼。

回到下曲阳,陈昭又忙碌了起来,她一边对照自己脑中的三维立体图一边亲自带兵实地考察,绘制了一份下曲阳西南方向百里的舆图留给张宝。

还贴心加了一点自己的注解,何处适合提前埋伏,何处适合引诱追兵……而后将这幅舆图交给了张宝,顺便提出告辞。

张宝看着风尘仆仆的陈昭,漆黑的眼睛里带着一丝陈昭猜测是不舍的情绪。

“你可以在下曲阳多待些时日。”张宝缓慢说,依然满脸严肃。

“广宗需要我。”陈昭婉拒。

下曲阳也需要你。

张宝动动嘴唇,还是没好意思说出来。

他麾下几个渠帅打仗还勉强能用,可治理地方安抚百姓,那些莽汉根本干不了,陈昭没来之前,下曲阳大小诸事都要决于他一人。

陈昭来了以后,张宝很快就发现了自家大兄为何会觉得陈昭能够成为他的事业继承人了。嶽格

无他,太好用了,能安抚百姓能整顿军纪,会冶炼武备会巡查城防,还能顺便把他军中杂乱的后勤账务理顺出来。

当然也会遇到她解决不了的时候,这时候陈昭就会黏在他身边,废寝忘食的学习,学会了就立马回去解决麻烦。

张宝渐渐理解了自家大兄那离谱的理由,梦中收徒,倘若他先遇到这么一个勤奋肯学品行还不错做事也灵活的弟子,他也愿意厚着脸皮谎称自己在梦中已经收她为徒。

奈何这不是他的弟子。

张宝在心中可惜一阵,面上丝毫不显,只是从桌案上抽出一封帛书。

“将此信交给大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