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2章

听到陈昭所言,张梁诧异盯着陈昭足足十息,才慢吞吞移开视线,招来粮库仓吏。

“把你手下的人都喊过来,今日就把这个粮仓中的粮食清点清楚。本将军亲自盯着尔等清点粮食。”

张梁也说不上来为何他会下意识听从一个没见过几面的小辈要求。

主要是陈昭给他的感觉太像他大兄了。

仓吏闻言脸色顿时苦了下来,他幽怨瞥了张梁陈昭二人一眼,嘴唇翕动,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粮仓里有上百万斛粮食,一日清算完岂不是腰都要累断。

仓吏叹了口气,任命将手下所有散吏召入粮仓,打开仓廪,搬过木梯,手上拿上长柄的捞勺,开始检查粮草。

粮仓的外墙由夯土筑成,其内部设有储存粮食的仓窖或仓廪。仓窖是在地面挖制的深坑,仓廪则是在地面搭建的仓库。仓廪内部通过木板进行分隔,以储放粮食。

陈昭闻到一股淡淡的艾草味。

为了防止虫蚁蛀粮,粮仓各个角落都要放置艾草或者花椒。

前三个仓廪打开都是满的,直到第四个仓廪打开的瞬间。

“啊!”爬上木梯的散吏看着面前黑黝黝的洞惊呼一声。

闻声众人一致抬头。

虽是白日,但是粮食要避光保存,日光仅从仓壁上的几个通风口投射进来,库内光线昏暗,散吏脸色十分苍白。

“只有半仓。”

啪嗒~

仓吏手中簿册落地,他的表情带着惊恐和无措。

张梁额角青筋尽出,牙齿咬的咯嘣响,表情狰狞:“只有半仓?”

陈昭往地上扫视一眼,极好的视力让她能看清摊开那页簿册上的字。

【仓三,满,粟七万斛】

半仓,就是只剩了不到四万斛粟。

张梁耐不住性子自己爬上木梯,一把抢过散吏手中的长杆往下一戳,戳到实处侧头去看杆上刻的横杠。

“四万三千斛。”

张梁从木梯上跳下来,忍不住狠狠一脚揣在仓廪根处。

“驴日的!”

陈昭早有预料,面色虽也不太好看,却不至于骂出声。

汉灵帝都带头卖官鬻爵了,还能指望下面的官吏不贪污吗。

日头西移,渐渐落入地平线,粮仓中点起了火把,张梁又调来他一队亲信,要求把每一个仓廪都翻一遍。

人进进出出,粟和麦一车车推进推出,还有几个仓廪中是豆,干瘪的豆子。

东汉缺粮。

陈昭从地上捡起几颗豆子,用衣角略微擦拭,塞进嘴里,用后槽牙努力咀嚼。

东汉时期气温多变,处在气候周期的下降期,气温越来越低。春夏暴雨增多,但是从整年来看降雨量不升反降。

低温干旱,使得整个北方地区都不再适宜种植水稻,种麦的耕地也减少了。对水土需求更低的粟和豆成了此时北方地区

一遍。

张梁身为黄巾军的人公将军,乃是张角的亲弟弟,然而也是穷的令人发指。不少士卒拿着柴刀、砍刀训练,有的甚至用不知从何处捡来的木杆绑上箭矢的箭头当作武器。

陈昭难以想象自己带着一群衣衫褴褛、手无寸铁的将士打天下的画面。

对面还是穿戴甲胄、披坚执锐的敌人。

陈昭把目光定格在广宗城地下位置。

广宗地下有一条长百里,宽十数里的巨大煤矿。

不远处还有一处小小的铁矿。很小的铁矿,但是再小的铁矿也足够她用了。

陈昭心满意足闭上了眼睛。

翌日。

陈昭起身,直接带人到城郊西北处圈地搭起营帐。

“昨日募得兵丁几何?”陈昭询问郑进。

郑进把陈昭护送至广宗之后并没有回去找左校,反倒是似乎被赵二郎忽悠住了,第二日就找到陈昭吞吞吐吐表达了想要留下的心思。

陈昭高度赞扬了郑进慧眼识珠的能力,主动给左校去信一封说明情况,第二日信还没送出城门,陈昭就心安理得指使起了郑进。

派众人皆知是她亲信的赵溪去各个营中普及军规,派小商贾出身做事伶俐的郑进募兵。

“已经募得三百人。”

郑进心中幽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