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章

光和七年二月。

黄巾叛乱,大贤良师张角自号天公将军,于冀州巨鹿起兵,天下八州响应。

残阳如血。

一道利箭穿过半空,钉入老雁胸中,老雁凄厉长鸣,如陨石般径直坠地。

“可饱腹一顿矣。”胡子邋遢的男人提着雁脖哈哈大笑。

院外忽然嘈杂声大响,男人警惕抬头,把手中木弓和死雁往破缸后一藏,又入偏房捡起杀鸡鸭的屠刀,扒开破旧的院门,携刀奔出。

“阿母,是黄巾贼来了吗?”赵二郎拉住从外跑回来的老妇人。

老妇身穿破烂薄衣裳,头发花白,手中拄着拐杖,面上满是泪水,她握住了赵二郎的手。

“二郎,快走,快走……县里又来征兵了,快走……”

远处传来了马蹄声,赵二郎眯着眼,看清了骑者身上的官服。

官差已经一拥而散冲入了村落,把人从各个院子里撵出来。

哭嚎声一片。

“黄巾贼将至城下,所有男丁都要跟随使君出战。”

赵二郎面色大变,闪入院内,从后墙翻墙而走。

“阿母,我去神女庙躲避,官吏来寻便说我入山打猎了。”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官吏无视村中的人哭嚎,愤怒的驱逐声响了两个时辰,终于捉到了足够的人,一群瘦骨嶙峋的役夫被官吏的鞭子驱逐着离开了留驾井村。

又过了许久,天色将黑,这才有稀稀疏疏的青壮从村头神女庙中跑回家。

“可算又躲过了一遭。”拄着木棍的老妇牵着孙女的手,颤颤巍巍迎接归来的儿子。

赵二郎面上却没有躲过一劫的侥幸,反倒面沉如水,他蹲下把藏在缸后的死雁拎出来。

“把阿溪送到神女庙去避一避吧,明日一早,就收拾行李让她们入山躲避。”

赵溪正是老妇牵着的那个孙女,也是赵二郎大哥的独女。

老妇惊骇:“山里有大虫食人,岂能进山……”

赵二郎边拔雁毛边道:“陈昭说黄巾贼就要打过来了。”

过了片刻,老妇才喃喃道:“既是陈氏女所言,那便把阿溪送走吧。”

天色彻底黑沉,一只仓鸮站在枯枝上,眼睛诡异转了半圈,幽幽盯着地上窜过的硕鼠。

发出一道尖厉的叫声。

天色将明,火把忽又烧了起来,一队士卒冲入村落,把所有人都扯了出去。

“使君有令,留驾井所有庶民全部征发守城。”

一道声音划破夜空。

“为何又要捉人?昨日不是方才来过?”

凶狠的士卒一拥而入,踹开屋门把人往外赶。

“使君留情,好歹让俺先收拾收拾行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妪哭着扯住官吏衣袖,另一只手拉着一个半大孩童。

“使君,我的丈夫和大儿都已经被您带走了,求求您好心留下我这个孙子吧,我随

村中猎户学了半年的武艺能不能帮她活过此次黄巾贼攻城。

谁让她来这个时代的时间不早不晚,偏偏就赶上黄巾之乱的时间点呢……而且身体还缩水了。

阜城县离巨鹿郡太近了,阜城距离巨鹿只有四百里路程,黄巾贼的贼首张角二月在巨鹿率领冀州黄巾军起兵,数数日子黄巾贼也应当快到阜城了。

天色渐亮,天际之处泛起了鱼肚白,半边朝阳已经在地平线冒出了头。道路两侧只有几株形销骨立的枯树挺立,视线的尽头终于能望到阜城县的城墙。

陈昭的脸色却更加难看。

她的视力比常人要好上一些,陈昭看到了城墙外那几个草棚和草棚周遭稀疏的人影。

——在城墙之外。

阜城县令不是要坚壁清野。

坚壁清野,是把四野的百姓全部强行迁移至城内,粮食全部带走或者焚烧,借助城墙抵御敌军,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防御策略。

陈昭原本以为阜城县令是要用这等果决手段抵御黄巾贼。

可这些官吏根本没打算让她们进入阜城县城门。

一队手持长矛的士卒拦下了人群,队伍停止前行,陈昭扒开惶恐不安的人群默不作声挤到了前排。

“草棚还没搭好,只怕盛不下这几千人。”

“还搭草棚作甚,那些黄巾贼就快打到这了。一群贱民,呸。”

一个白面短髯,腰间带着印绶的细眼男子晦气唾了一口,面露愠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