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弑父篡位(求订阅)(1 / 2)
第100章 弑父篡位(求订阅)
胡人番民在幽燕之地大约有几十万人,而这都是大唐朝廷遗留下来的隐患。
大唐自建国以来就呈现开放态度,允许外族胡人迁到大唐定居生活。
城傍制之外还有蕃坊制。
蕃坊制就是把这些零散的外族胡人聚集起来,划出土地作为蕃坊让他们进行自治,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跟汉人百姓发生日常冲突。
外族胡人主要生活在蕃坊土地上,他们在各自地盘上繁衍生息,丝毫不受汉家文化的影响,故而也把自己称为「番民」。
城傍制和蕃坊制有利有弊。
好处就是解决外族胡人的管理问题。
坏处就是为后世子孙埋下无穷隐患。
由于姜天骄常年待在幽燕之地,所以他内心对此感到极为不满。
他绝不充许汉家百姓的生存空间受到任何挤压,更何况这幽燕之地本来就是汉家土地,而今却让外族胡人鸠占鹊巢。
大唐朝廷最大错误在于没有针对内迁胡人进行汉化,依旧同意他们保持着部落组织和自治形式,这迟早是会惹出事来。
这群番民仍然保留胡人习俗和服饰语言,就算内迁大唐也依然是外族胡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物以类聚,人以族分。
一个国家的地域之间尚且存在歧视,那就更别说文化与文化的冲突。
这些保留着自己服饰语言乃至部落组织的胡人番民,就算他们认同自己是唐人,可下意识还是会跟汉家百姓区分开来。
要是大唐没了怎麽办?
那麽胡人番民是不是就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家政权?
如今幽燕之地的胡人数量急剧增长,外族胡人大肆扩张自己地盘,大有反客为主的迹象,这让姜天骄意识到情况不妙。
虽然河北道乃是大唐朝廷人口最多的地方,但是北平郡丶渔阳郡丶密云郡丶川郡这四个地方几乎都是外族胡人。
北平郡户三千一百一十三,口二万五千八十六。
渔阳郡户五千三百一十七,口二万八千五百二十一。
密云郡户六千零六十四,口三万二百四十六。
川郡户二千二百六十三,口一万一千五百八十四。
从这里就能看出幽燕之地的汉人百姓究竟有多麽少,这四个郡编户齐民全加起来还不足九万人,不知道还以为大唐朝廷是在腾笼换鸟。
所幸安禄山起兵造反以后,他在幽燕之地扫地为兵,大肆强征胡人番民充入军队,就连驻守在边境地区的藩镇军队也跟着大举南下,因此留下数百万亩良田无人种植。
这些良田本来都是藩镇军队在负责屯垦,而今无人种植正好用来分给汉人百姓。
正好河北道是天底下少数几个没有受到战火波及的地方,中原地区的河南百姓纷纷北上涌入河北大地,大部分人迁徙到北平郡丶渔阳郡丶范阳郡丶密云郡丶川郡。
现在姜天骄只需要稳坐在太原城,那他就能政出太原遥控河北,以便为未来藩镇割据奠定基础。
太原城对于姜天骄来说实在太过重要,他只能亲自坐镇在这里,再通过刘晏丶李日越丶田乾真三人遥控整个河北道,几乎把河北藩镇的政事全权委托给他们。
至于姜天骄为什麽这麽放心重用刘晏丶李日越丶由乾真,那是因为这三个人属于既有能力,但又不用担心他们会反客为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