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章王承业的愤怒(1 / 2)

加入书签

姜天骄希望能够以最快速度攻取河东道,他非常清楚这个窗口期只有一个月而已。

要是等到太子李亨在灵武郡登基继位,并且把这消息传到河东道,那这民心可就不是那麽简单便能轻易收拢。

现在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两人还在逃亡路上,大唐连续失去长安和洛阳,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妥妥就是已经亡国,因此姜天骄才能这麽轻易攻取绛郡。

姜天骄不想在此逗留太长时间,为此留下薛嵩镇守绛郡,给他五千军队用以攻取各个县城,自己继续带着大军沿着汾水继续北上攻打平阳郡。

薛嵩没有辜负姜天骄的期望,他是出身世家大族河东薛氏,本来就是河东道绛郡人,当地官吏和父老乡亲对他没有抵抗情绪,自然选择举城归附,以免平白无故受到兵灾。

姜天骄这边兵贵神速直扑临汾县,而这也是平阳郡的郡治。

平阳太守和防御使倒是没有跑路,他们听闻姜天骄在绛郡的举措之后,乾脆选择开城投降,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姜天骄沿着汾水北上势如破竹,他率领大军接连攻克绛郡丶平阳郡丶西河郡,兵锋直指北京太原府,所过郡县皆是望风而降。

或许是长安沦陷天子失踪,大家对于大唐已经失去信心,这才见到姜天骄的到来后就直接开城投降。

姜天骄为了收拢民心以便在未来割据一方,他每下一城都会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这样既得名声又获利益,还能削弱大唐朝廷的抵抗势力,真可谓是一石三鸟,这简直就是赢麻了。

对于驻守在太原城的王承业,姜天骄已经找到办法对付对方,他可不会傻到强攻太原城。

河东道,太原府。

王承业在太原城的在节度使府反覆踱步,铜镜映照出他的忧虑之色,暗示着他此刻的犹豫与挣扎。

太原少尹王缙同样跟着忧虑之色,他唉声叹气说道:「节帅,贼将姜天骄沿着汾水北上接连攻克绛郡丶平阳郡丶西河郡三地,北京太原府的清源丶交城丶文水三县跟着望风而降。」

「李光弼把驻守在太原城的三万天兵军尽数拉走,只给我们留下五千团结兵,您必须快点拿个主意啊,要不然姜天骄很快就会带着大军兵临城下!」

「你叫我怎麽拿主意啊?」

王承业怒火中烧踢翻铜镜,他愤愤不平怒骂道:「我让李光弼带兵返回太原城,可这契丹胡狗跟着郭子仪回去勤王救驾,为了贪图救驾之功竟然把我扔在这里!」

「早知今日,我当初就不应该把三万天兵军交到他的手上,这个契丹胡狗忘恩负义,我真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

王缙见到王承业还在怨天怨地,他苦口婆心劝谏道:「节帅,您纵使再恨李光弼那也无济于事,眼下还是先考虑如何应付叛军吧!」

「贼将姜天骄乃是当世骁将,封常清丶高仙芝丶哥舒翰都是败在他的手上。若非他在潼关之外大发神威,叛军岂能一举歼灭掉二十万官兵,这长安又岂会沦陷,皇帝陛下更不会失踪。」

本来王承业还想反抗一下,可他听到王缙这般言论,不由自主打起退堂鼓,内心暗道:「对啊,既然李光弼能够为了救驾之功而不仁,那我大可为了保境安民而不义,大不了投降我也跟着投降姜天骄。」

投降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王承业紧绷的脸瞬间放松下来,他漫不经心对着王缙说道:「这有什麽可慌张的?北京太原城铜墙铁壁固若金汤,城中储备着两百万石粮草,我就不信叛军真能攻打下来。」

「就算太原城以外其他地方全部丢失那又怎样?只要这太原城仍然在我们手上,到时候朝廷自然会带兵前来救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