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李隆基大逃亡(2 / 2)
崔光远连忙招募官员代理府丶县职务,守卫宫殿,以雷霆手段杀死一大批人这才平息骚乱,同时派人去跟姜天骄请降。
正好崔光远也是出自博陵崔氏,他跟崔乾佑属于同一宗族。
边令诚听闻叛军正在大举逼近长安,他拿着一大串宫禁重地的钥匙跑去寻找姜天骄。
皇帝陛下可以抛弃臣子私自跑路。
那就别怪臣子择木而栖另择明主。
姜天骄得知李隆基已经开始跑路,他立刻带着一万骑兵直奔长安。
李隆基为了避免叛军追杀上来,他过了西渭桥后继续向西进发,以宦官王洛卿为前导,告谕沿途郡县准备饭菜进行接待。
这支逃亡队伍从凌晨到中午总算抵达咸阳县的望贤宫。
大部分人饥肠辘辘本以为有饭菜可吃,没想到咸阳县的官吏早就跑得无影无踪,就连负责前导的宦官王洛卿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
李隆基见此情形痛哭流涕:「看到我大唐真是气数已尽了吗?」
「陛下,咸阳官吏只是为了躲避兵灾而去,请您千万不要多想啊!」
杨国忠跟在李隆基身边安慰道。
李隆基只能命令宦官们在咸阳街头张贴皇帝驾临的告示,希望当地百姓能够出面接待。
结果告示贴得满大街都是,响应号召的人却一个都没有,无论是官吏还是百姓,没人愿意出来接待李隆基这个昏君。
眼看着所有人的午饭都还没着落,李隆基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杨国忠见此情形也顾不得什麽面子,他亲自拿着钱财挨家挨户去购买粮食,希望能让李隆基先行充饥。
或许是杨国忠主动放下身段挨家挨户去买粮食,一部分善良百姓不忍心见到天子挨饿,于是挑来很多米饭丶烧饼丶大豆。
对于咸阳父老这般雪中送炭,李隆基自然是大为感动,这就代表着百姓还没完全抛弃他,随即命令高力士拿钱酬谢。
在这些咸阳父老中,年纪最大的郭从谨见到天子这般憔悴落魄,他忍不住跟着伤心落泪,于是走到李隆基面前进言道:「陛下,安禄山包藏祸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没人揭发他的阴谋,可您为什麽就是不相信啊?」
「当初不是没人告发安禄山,可您却把举报之人诛杀,这才导致祸乱的发生,以致陛下不得不流亡到此。」
「自古明君务求天下忠良,而使自己耳聪目明,其缘由正是在此。」
「我还记得宋璟当宰相时,他经常屡屡犯颜直谏,天下赖以太平。可是后来朝中大臣再也不敢说真话,只知阿谀取容讨陛下欢心,因此宫阙之外陛下一无所知。」
「那些远离宫阙的臣民早知会有今日,但由于宫禁森严不能面见陛下,臣民区区效忠之心无法上达。要不是事情发展到了这种地步,我又怎能亲睹陛下之面而一诉衷肠呢!」
这话一出,李隆基顿时悲从中来,他也不禁掩面而泣,怨恨自己快要把大唐江山葬送得一乾二净。
李隆基听完咸阳父老郭从谨的肺腑之言,他愧悔难当只能老实承认:「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朕甚愧之!」
在咸阳父老的众目睽睽之下,李隆基公开承认错误,他也希望能够得到谅解。
李隆基打发郭从谨离开后,他把饭食分给随从官吏先吃,再让禁军将士分散到各个村落去找吃的,自己挨到最后才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