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章高仙芝不战而退(2 / 2)

加入书签

荣王李琬看着封常清这副一瘸一拐的败军模样,他懒得再跟这位罪将多费口舌,正欲把这最新情况写成书信汇报给朝廷。

旁边的边令诚看见荣王李琬想要把这情况汇报上去,他赶紧通过眼神示意高仙芝。

高仙芝见状跪拜在荣王李琬的面前,他痛心疾首哀求道:「元帅,这份败报可否晚些再呈上去?」

「你想要给封常清求情?」

荣王李琬不置可否反问道。

「是的!」

高仙芝抬起头来哀求道:「若是元帅能够答应下来,卑职愿意以死报效!」

本来荣王李琬完全可以不理会高仙芝的求情,可他认为封常清乃是对方一手提拔起来,若是驳了他的面子必定会导致内部不合,此乃犯了兵家之大忌也。

与其在大敌当前自乱阵脚,不如卖个人情给高仙芝,这样他跟封常清两人才会更加誓死报效朝廷。

「行吧,那本帅就先不上报!」

荣王李琬选择答应下来。

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人听闻大喜,这就代表着事情还有回转馀地。

封常清立刻给高仙芝仔细分析情况:「高帅,卑职与叛军血战多日,六万官兵几乎全军覆没,叛军大将姜天骄和崔乾佑两人皆为当世骁将,麾下士卒其战力不在我西域唐军之下。」

「虽然高帅手上掌握着十六万大军,但是这里面只有五万禁军装备精良堪当重任,但是他们从未上过战场,我估摸着打起来也是马马虎虎而已。」

「其馀十一万天武军乃是从关中地区新募的市井之徒,这肯定是挡不住安禄山的精兵劲旅。」

高仙芝好歹也是久经沙场的西域名将,他何尝不知封常清所说皆为属实。

荣王李琬皱着眉头问道:「封将军,我记得陕郡以西有个函谷关可守,我军可否在陕郡依托关隘进行有效防御?」

封常清不认为函谷关能够抵挡住叛军,他有条不紊回答道:「启禀元帅,那个函谷关我路过陕郡之时早已派人去看过,可惜关隘已经废弃难修,况且叛军兵锋实在锐不可当,这肯定是抵挡不住的。」

「最主要的是,陕郡以西皆为崤函古道,异常狭窄,朝廷大军溃败下来势必会拥挤成一团,极有可能相互践踏。」

「为今之计我建议直接退守潼关,那里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就算叛军再精锐那也不可能攻下。否则敌我两军要是在崤函古道发生激战,再让叛军趁乱攻入潼关,那长安可就危险啦!」

其实两汉以后函谷关基本已经废弃,关中地区更多的是依托潼关来防御敌人进攻。

换而言之,封常清认为必须放弃掉潼关以东所有土地,退守潼关保存有生力量才是万全之策。

只要各大藩镇的勤王之师陆续抵达长安,到时候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高仙芝何尝不知封常清说得在理,可他同样明白不战而退乃是死罪,只有取得荣王李琬的许可方能行动。

所幸荣王李琬是个顾全大局的皇子,他站起身来说道:「这份军报由我来写,然后请人亲自送回朝去,向父皇说明原委,我相信他老人家定会以大局为重。」

随着荣王李琬一锤定音同意撤军,十六万唐军往潼关方向撤退,大部分将士还不知道这是在向鬼门关迈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