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安禄山的缓兵之计(1 / 2)
长安城,大明宫。
辅璆琳从范阳郡返回长安城,他立刻来到宫中禀报情况。
李隆基坐在皇位上开口问道:「辅璆琳,朕让你携带旨意去慰问安禄山,他是否跟坊间传言那样存有反意?」
「陛下,安禄山为了前线战事忙得不可开交,可他还是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接待奴婢,赤胆忠心可见日月,奴婢实在看不出他有何反意。」
辅璆琳信誓旦旦保证安禄山绝无二心。
「好,那你先退下吧!」
李隆基本来都要把安禄山召来长安,可他听到辅璆琳信誓旦旦的保证,入朝拜相解除兵权的计划就此不了了之。
辅璆琳恭恭敬敬退出宫殿以后。
李隆基当即命人烧掉任命诏书,他对着杨国忠和韦见素两人说道:「朕对安禄山推心置腹,他是绝对不会谋反。」
「况且奚人和契丹还要靠他来镇压,朕可以当他的保人,还望两位爱卿不必如此担忧。」
李隆基作为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份上,杨国忠苦于没有证据自然不敢再说什麽。
然而韦见素还想说服皇帝收回成命,他声泪俱下劝谏道:「陛下,安禄山之所以不敢在辅璆琳面前显露反意,那是因为姜天骄率领大军正在塞外草原讨伐契丹。」
「要是等到姜天骄讨灭契丹得胜归来,那麽安禄山再无后顾之忧,届时他肯定会带着三镇将士起兵造反,这是我们消除隐患的唯一机会,还望陛下明察啊!!!」
李隆基听闻此言勃然大怒,他乾脆指着杨国忠和韦见素两人怒骂道:「安禄山只不过是一介胡人蕃将,朕如此推心置腹待他,岂肯藏有异心?」
「当年李林甫也是这样污蔑王忠嗣欲奉太子,朕一时疏忽误中他的奸计,这才不得已解除王忠嗣的兵权,难道这样的事情还要重蹈覆侧吗?」
「尔等心胸狭隘疑神疑鬼,嫉贤妒能惹是生非,今后涉及到安禄山的事情,全部由朕独自决断,朕也不想再听到这些流言蜚语!」
杨国忠见到李隆基明显动怒,他赶紧拉住韦见素的衣袖,使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了。
韦见素只能眼睁睁看着安禄山欺骗过李隆基,他跟杨国忠两人已经快要绝望。
后来证明这是安禄山的缓兵之计,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不想造反那也由不得他。
东宫,书房。
太子李亨坐在书案后面思考问题。
他身边站着广平郡王李俶和建宁郡王李倓兄弟两人。
广平郡王李俶乃是太子李亨的长子。
建宁郡王李倓则是太子李亨的三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