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引蛇出洞(1 / 2)

加入书签

长安城,大明宫。

李隆基站在寝宫中仰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铅灰色的穹苍中不停落下的雨水,他老脸悲伤对着旁边的高力士说道:「这大雨一直下个不停,你有什麽话不妨直说吧。」

在这一刻,李隆基意识到杨国忠在欺骗自己,他想要从高力士这边听听真话。

高力士望着日渐苍老的李隆基,他伺候皇帝已经几十年,不由自主哀叹道:「陛下您把国家大权尽数交给宰相,致使赏罚无章举足失措,微臣哪里还敢再说什麽。」

这一句话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明白了。

高力士寄希望于李隆基能够幡然醒悟,他认为现在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本来高力士认为李隆基只有两个反应。

要麽认为这是逆耳之言,由此便能证明他确实是个昏君。

要麽认为这是忠直之言,由此便能证明他确实是个明君。

没想到李隆基是个既糊涂又清醒的皇帝,他对于高力士的忠言选择沉默。

又或者是李隆基已经无力改变任何事物,只能做一天皇帝享一天乐,让这一切顺其自然,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本意是好的。

时代的局限。

历史的遗留。

无奈的抉择。

暂时的困难。

必要的牺牲。

伟大的探索。

发展的阵痛。

曲折的前进。

后人的智慧。

高力士见到李隆基还在装傻充愣,他刚准备继续进言。

李隆基抢在前面说道:「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

高力士乾脆豁出去劝谏道:「陛下,云南屡屡战败丧师,藩镇边将又拥兵太盛,陛下该如何防范他们?微臣担心一旦出现祸乱恐将难以挽救,这又如何谈得上无忧?」

这话一出,李隆基面色不悦怒斥道:「爱卿不必再说,朕自有分寸。」

普天之下能在李隆基面前说真话的人,恐怕只有高力士一人,可他同样也无法唤醒这老皇帝。

高力士负责宫门警备和皇帝近卫,李隆基加封他为右监门卫大将军丶骠骑大将军,晋爵渤海郡公,真可谓是权倾内外的大宦官,就连太子李亨在他面前都要称呼「二哥」,其他皇孙和公主们称呼他为「高翁」。

虽然高力士是个权倾内外的大宦官,但是他跟历史上那些弄权乱政的宦官比起来,这品质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

高力士常年陪伴在李隆基的身边,关键时刻都是他在帮助皇帝下定决心。

除了在必要时刻向李隆基进几句忠言外,高力士从来不敢揽权干政,因此满朝文武对他非常放心,就连李隆基本人也都始终信任他。

如今杨国忠权倾天下一手遮天,文武百官噤若寒蝉,天底下估计只有高力士胆敢秉公直言。

然而高力士能说真话,李隆基未必能听得进去。

李隆基不愿意再听高力士的忠言,他毫不留情转身离去。

高力士见状也不继续劝谏,他只希望李隆基能够早点醒来。

随着御史们把扶风太守房管抓到御史台控制起来,各地官员再也无人敢上报灾情。

韦见素没收到各地官员的灾情汇报,他还真以为杨国忠有在办事。

果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