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章 接连偶遇,送上门的机缘(1w)(2 / 2)

加入书签

即便李红兵现在用不着,也不打算卖了,而是打算找个时间,给他们送过去。

刚好他们现在两个人,加上当初李红兵作为陪嫁送的那辆,可以人手一辆,以后出行更加方便。

「红兵,你放心,阎大爷一定给你个公道的价格,不让你吃亏。」

以为是李红兵觉得自己小气,舍不得出钱,阎埠贵连忙表态进行争取。

虽然外面的修车铺,也有卖私人组装的自行车,但质量如何,却不好说。

李红兵那辆旧的,显然不存在这方面问题,而且知根知底,买的放心,哪怕价格上没有比外面便宜太多,阎埠贵也能够接受。

「阎大爷,这不是钱的问题,那辆旧的自行车,我打算送给我姐和我姐夫他们。」

李红兵无奈,只能把自己的这个打算说出来。

那辆旧的自行车,虽然比不上新的和当下的国产大牌,但卖上个大几十,显然没什麽问题。

倒也不是李红兵完全看不上这些钱,除了对李红梅和赵卫国有特殊纪念意义以外,主要是接下来元旦结婚的摆酒席面,李红梅已经打定了主意,想要帮他把费用给都包了。

李红兵不愿意占这个便宜,也不想让他们破费,刚好这辆旧自行车闲置了下来,送还给他们,也算是一种「补偿」。

「这样啊!」

听李红兵这样一说,阎埠贵也意识到自己没机会了,顿时无比失望了起来。

也就是李红兵了,一辆价值大几十的旧自行车,说送就送给别人了,哪怕是自己的亲姐姐,也没几个人能做到这个地步。

但这个人是李红兵,一切就都合理了。

「阎大爷,您要是想买自行车的话,不如直接买辆新的,现在的自行车价格,可比四五年前,便宜了不少,正是适合入手的机会。」

知道阎埠贵一直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只是阎埠贵抠,舍不得花这个钱,要不然这次也不会盯上他的旧自行车。

看在过去这几年相处还不错的份上,李红兵直接给了一个善意的建议。

由于刚建国时,生产原料的紧缺和工业发展薄弱,所以自行车的产量并不高,价格也格外昂贵。

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一五计划的进行,眼下国产自行车的年产量,已经逐渐上来,价格也比以前便宜了不少。

现在这个价格,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贵,但已经没有多少下降空间了。

关键是。

现在全国粮票已经发行,要不了多久,就会全面进入票证时代,到时候想买自行车的话,可就要自行车票了。

眼下这个时间买,显然是最划算的。

阎埠贵不知道这些,所以李红兵才特意提醒。

「这……红兵,你太高看你阎大爷了,现在一辆新的自行车那麽贵,我的工资也不算高,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哪有那麽多钱买新自行车呦!」

犹豫了一下,差点心动的阎埠贵,直接苦笑了起来,当着李红兵的面,哭起了穷。

「阎大爷,您现在要是不买的话,到时候可千万别后悔。」

见阎埠贵还在自己面前演戏,李红兵无奈的摇了摇头。

也许别人不知道,难道李红兵还不清楚吗?

别看阎埠贵整天哭穷,算计这算计那的,好像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实际只不过是他抠罢了。

原剧中,阎埠贵可是整个四合院当中,最早买电视机的人,后面改諽开放,阎解成和于莉两口子开餐馆的时候,阎埠贵还有偿借了他们一大笔钱,足足有几千块。

八十年代初期,能直接拿出几千块的人,会穷?

这些钱,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攒出来的。

即便现在,阎埠贵的家底还没有那麽厚,而且家里四个孩子,加上他和阎大妈两个人,一共六张嘴,开支压力的确不轻。

但阎埠贵作为小学老师的工资,没像大家想的那麽低,而且阎埠贵抠,各种想方设法省钱,实际月开销并不算高,即便不是困难时期,也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

不说别的,起码现在买一辆新自行车的钱,阎埠贵肯定是有的。

本来还在心疼钱,可一听到李红兵这样说,阎埠贵就忍不住开口追问道:「红兵,你这话怎麽说?为什麽现在不买,以后会后悔?」

李红兵在丰泽园工作,那里出入的客人们,基本都是上层人士和政要名流,说不定知道一些他们这些老百姓不知道的消息。

「其实也没啥,现在不是粮食丶棉布和糖油这些东西,都需要定量和凭票购买了吗?搞不好接下来,其他的一些东西,也会这样操作,包括自行车这种大件。」

李红兵直言道。

现在说这些,李红兵倒不怕会有什麽麻烦,毕竟已经好几个行业和物资被国家列入了统购统销的政策,有类似这种猜测的人,并不止他一个人。

「这不能吧?」

听李红兵这样说,阎埠贵却有些不相信,忍不住说道:「别的都还好说,像自行车这种大件,一辆可不便宜,就是不限制,也没几个人能买得起,你这种担忧,明显是多馀的。」

「阎大爷,我也只是猜测,倒不是说一定,至于您买不买,全看您自己。」

自己已经提醒到位了,阎埠贵信与不信,那都是他的事情。

再多的,李红兵就懒得说了。

现在买到了,那就是赚到。

没买,就算以后后悔,也跟李红兵没什麽关系。

「唉,不管是不是这样,我就是想买,也有心无力啊!」

阎埠贵叹了口气,显然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他倒不觉得,李红兵平白无故的,要故意坑自己。

只是未来的事情,谁又能够说得准呢?

李红兵说的,他并不太信。

而且现在自行车的价格,可比五六年前,刚建国那会儿,降的不止一点点。

那段时间,价格最高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就要四五百,眼下只需要一百几十,都不到两百。

看到几年时间降了那麽多,阎埠贵心里想着,如果要买新自行车的话,等再过个几年,到时候自行车的价格,说不定还能继续再往下降降,所以并不急着买。

见阎埠贵这番发言,李红兵已然知道了他的想法,便没再多言。

机会给了,阎埠贵抓不住,也没什麽办法。

这世上有些事情,总归是要一些缘法。

如果不是因为李红兵了解这些历史,没有足够认知和对时局的了解与判断,恐怕也和阎埠贵一样,未必会相信。

……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也一天天转冷。

冬季的四九城,外面逐渐下起了雪。

这天晚上。

李红兵下了班之后,并没有直接回去,而是打算去陈雪茹的绸缎庄坐坐,顺便送她回家。

殊不料,却在路上碰到了大着肚子丶倚着墙柱子,正在街边上和三轮车车夫讲价的徐慧真。

「三轮车,三轮车……」

「去哪呢您嘞?」

「协和医院。」

「去协和两毛。」

「你抢钱呐?」

「下这麽大的雪,两毛还多呀?」

「……」

看到都这个时候了,已经火烧眉头,徐慧真还有心思跟着三轮车车夫讲价和较劲,李红兵有点无语。

平时从这到协和医院,三轮车正常的价格是一毛五,不过今天下着雪,所以三轮车都涨了价,可徐慧真却不愿意接受这个价格。

不是徐慧真缺这五分钱,而是她这个人和她的名字一样,喜欢较真,不愿意掏这个「冤枉钱」。

李红兵上前,无奈的吐槽道:「徐慧真,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计较这几分钱的事情,心也是够大的。」

遇到这种情况,别说徐慧真现在和陈雪茹是好朋友和闺蜜,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一名普通孕妇,李红兵也没办法坐视不管。

事关人命,而且真就举手之劳。

在这个年代,社会信任还没有出现危机,几乎不存在什麽「扶不扶」的问题。

「是你啊?」

徐慧真抬起头,发现是李红兵,不由松了口气。

视线落在李红兵手上推着的那辆自行车,徐慧真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道:「李红兵,你能不能帮忙把我送到医院去?」

「这可不行。」

面对徐慧真的这个请求,李红兵却是摇了摇头,直接拒绝道:「下雪天路滑,两个轮的自行车不安全,要是发生了什麽意外,那就是对你的安全和你肚子里的孩子不负责任。」

在徐慧真失望的时候,却听见李红兵喊道:「三轮车!」

徐慧真转过头,刚好见李红兵招着手,把一辆刚好经过的三轮车给拦了下来,不由愣住。

然而。

在徐慧真愣住的时候,李红兵也愣了一下。

因为他发现,眼前这个骑三轮车的人,跟何大清长得十分相像。

蔡全无?

意识到这一点,李红兵反而松了口气。

「协和医院。」

将徐慧真给扶上了车,李红兵对着蔡全无说道:「麻烦你把人送过去,先帮忙照顾一下,这是钱。」

「您不一起过去?」

看着李红兵递过来的钱,明显不止两毛车费,还有他说的话,蔡全无不由愣住。

「我还有点事,先接个人,待会儿再过去。」

李红兵解释了一句。

徐慧真这种情况,如果陈雪茹知道了的话,肯定会跑到医院去看的,而且她现在还在店里等着自己,李红兵自然不能直接把她一个人扔在店里不管,陪着徐慧真去医院。

尽管徐慧真的情况比较紧急,可在李红兵的心里面,显然陈雪茹更重要。

而且。

虽然素未谋面,但对于蔡全无的人品,李红兵还是比较信得过的。

「走吧!」

见蔡全无愣了下,显然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李红兵直接催促道。

目送蔡全无骑着三轮车送徐慧真去医院,李红兵便推着自行车,准备去陈雪茹的店里,把这件事情告诉她。

只不过。

当李红兵到前门大街的时候,却是又遇到了熟人。

这个熟人不是别人,而是之前丰泽园的公方经理谷建良,也是李红兵的老领导。

之前谷建良调职的时候,李红兵只猜到了对方是升官,但并不知道被调到了什麽部门,以及具体负责什麽工作。

但看到他现在身边那几个人,并且把他簇拥在中间,显然是以他为主,而且在这个时间点,在这个地方,他们一副视察的模样,李红兵显然已经猜到些了什麽。

在谷建良的身边,李红兵只认识两个人,一个是这边街道的街道办主任,还有一个就是居委会主任。

之前丰泽园作为公私合营的早期试点和成功案例,谷建良可是主抓这一切的改諽主导人,而在公私合营马上就要进入全行业覆盖的前夕,谷建良突然调任升职,现在身边跟着街道办和居委会的负责人,大晚上的到前门大街视察,并且讨论着什麽东西,种种指向性都太明显了。

以谷建良的级别和履历,显然还成为不了主导这次四九城全行业公私合营改諽的高层负责人,但作为改諽小组的关键成员,甚至是小领导,显然不是问题。

最起码,也是高于这里街道办和居委会主任的。

意识到这个情况,李红兵连忙推着自行车上前,并且取下自行车上的那把伞,主动打开,递到了谷建良的手里,笑着说道:「老领导,这大晚上的,外面下着雪,您出来也不打把伞?」

「欸?是红兵你啊!」

面对这个突然的情况,谷建良显然愣了一下,发现来人是李红兵后,便主动接过了伞,同时笑着寒暄道:「今天外面下雪,饭庄生意还那麽好,这麽晚下班?」

「嗐!老领导,这不是托您的福,之前把丰泽园经营的好嘛!咱们现在丰泽园的生意和口碑,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李红兵闻言,直接送上了个彩虹屁。

「你小子……我现在已经不是你的领导了,拍我马屁可没用。」

谷建良直接大笑出声,笑骂了一句后,又主动跟身边的人介绍道:「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李红兵同志,你们别看人家年纪轻轻年轻,虽然只有十九岁,可现在已经是高级炊事员了。

三年的时间,从一名学徒成长到了高级炊事员的地步,我看是前无古人,也难有后来者,了不起的一名小同志……」

刚才李红兵的话,纵然有吹捧的痕迹,混迹政场的谷建良不可能听不出来,不过李红兵说的也是事实。

之前在丰泽园的种种改諽,如果不是得到了上面的认可和肯定,这个试点改革的成功,为公私合营的整体改諽提供了有效经验,他现在也到不了这个位置。

同时。

李红兵也是他在丰泽园任职期间的「政绩」之一。

某种程度上,李红兵就是他在丰泽园任职的工作期间,致力于人才培养改諽的主要成果。

没办法。

时间太短,除了李红兵这个「天才」,也没有几个人,能在这麽短时间内速成。

学手艺这种事情,有时候光入门,就要个三年五载的时间。

「原来是这位小同志,就是最近丰泽园声名鹊起的小厨神啊?」

「真是年轻有为!」

「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真是了不得。」

「李红兵……这个名字我听过,当初是不是还见义勇为,在护城河那边救过一个小女孩?」

「好同志啊!」

「……」

谷建良的寥寥两句话,显然已经让身边众人意识到了他对李红兵的重视和欣赏,当即纷纷发言「表态」。

至于小厨神的说法,则是外面流传的过程中,一些好事之人,给他取的一个称呼。

毕竟他这个年纪,取得现在的成就,而且丰泽园后厨的众多老师傅,也对他表扬有加,导致他在整个四九城的厨子圈里,迅速的名声大噪了起来。

李红兵谦虚了两句,故意装作不知道他们一行人出现在这里的目的,直接邀请道:「老领导,还有各位老领导的朋友,我对象在这边开了家绸缎庄,就在前面不远,外面天这麽冷,还下着雪,不如到里面去坐坐,喝杯茶,暖暖身子?」

这个时间点,显然早就过了上班时间。

他们主动「加班」是他们的事情,李红兵可「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工作状态,只当是谷建良和他的「朋友们」,在这边散步。

公私合营是势在必行的,有着谷建良这个老领导的香火情,陈雪茹的绸缎庄,以后也能少些人使绊子,让过程顺利一些。

「这……」

就在众人犹豫的时候,谷建良笑了笑,主动拍板道:「那行,我们就叨扰了。」

「老领导,各位,这边请!」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