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5章 规避「败家子」(1 / 2)

加入书签

第205章 规避「败家子」

爻都兵变震惊了天下,这场变乱波及了宫廷,合明帝一家在兵变中不知所踪。

在兵变的当天晚上,爻都贵胄们的傲慢被彻底撕碎了。因为别说是他们,就是合明帝的家里女眷也都得被蹂躏。贵妇们的惨叫在那一晚上随着木驴车的转动,游遍了整个大街,天子的威严体面被这帮莽兽们弄得荡然无存。

而扶持合明帝上台的即掩则是在乱兵围城时,在城楼上一跃而下。

而发泄完的噩家军造了弥天大孽后,在三日后仓皇逃窜;但随后就被周围的各路大军围剿了。

噩家军所劫掠的财物,乃至宫中用品都散落在军阀手上了。现在爻都无主了。

至于预州派系!在和他们合作的即掩死后,乃至合明帝下落不明后,处境变得极为糟糕。

预州兵马在匆忙赶回去后,好不容易找到了没有被祸害的合明帝留下的后嗣。草率地拥立其为新君,撤离了纷乱的爻都,然而半路上新君在惊吓过度中死去!面庞呈现不正常的灰色,蓝色青筋蔓延。

回顾这几年,预州忙活了一大圈,损失大量军械粮饷,什麽都没捞着灰溜溜地撤回了预州。这样撤军,预示着「进京匡扶天下」的路线彻底失败。

在大爻各地有识之士眼里,接下来各地诸侯们的路线就只能是割据路线。

…公卿骨…

十年前谁都想不出,大爻能够败家到这个结局。戍帝末年虽然边患不定,四方盗寇蜂拥而起的兆头出现,但留给爻都的家底相当厚实。

首先爻都富甲天下,再者是武库充沛,并且还有一支本地勋贵出身的强势兵马(东市军),即当时各方是想不出来这麽厚的家底到底有什麽本事能败完。

但随着东市军被朝中那些昏了头的势力排挤到了渤地后,有家不能回。爻都就宛如是一个免疫系统失效的废物。

现在无论哪一支外军进入京,其统帅都面临这样的现实:「爻都」是一座不能增加军事点数的负担城市。

宣冲:因为从战略上,占领爻都的外地诸侯面临着严峻战略问题,即有自己本州和爻都两个必须防御的战略弱点。别家兵马偷这两个中任何一个,都能打崩掉这个匡扶天下的战略。

更何况,拿下爻都战略意义重大,该势力还要承担两个额外战略目标,一:要联合西边诸侯合纵抗击赵诚领导的昊军;

二:一旦入主爻都,就会和真正的爻都军——渤地兵马的外交关系下降。

关于合明朝和渤地的外交关系下降,倒不能说是哪一方锅,即掩和预州方面都有问题。

即掩不想让东市那帮军功派系回来,稀释自己的权力;在他看来,歼灭「速旺一党」全靠自己谋略。而预州兵马方面也不敢让东市军回来,东市军太本地化了,一旦归来后,预州军极大可能会变成「外军」。

所以两方都排斥渤地的东市军归来。——只有合明帝本人想要缓和,但是他是个傀儡。

而这也就是导致了爻都对「军事点数」增加几乎为零的原因,即爻都是没法徵兵的。

眼下乱世之中,天下任何一州的大城市,对于军阀来说就是徵兵征粮。至于爻都为什麽没法征卒?

首先爻都人不愿意。有东市军的前车之鉴在此,爻都的老爷们并没有兑现「应当付出的筹码」。

所以爻都中无论是朝中达官贵人,还是底层小民众,在面对大爻这个垂垂老矣的「老人」即将跌倒时,都不敢上去扶一把。

再者爻都人对军事理解还是太差了,认为「军队」只是用来向外征伐,压根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要被掠夺,需要一支子弟兵来保护。

其千百年来作为天子脚下一等臣民所养出来的傲慢,是认为没人敢对自己动手,自己是神圣不可破的。

所以指望着外地入京军马来承担「对外征伐」的任务。预州示范了一下,发现不行。

噩军掠夺爻都时,预州主力远去东面,会盟诸多诸侯们。

「匡扶派」决心共同应对赵诚咄咄逼人的攻势。但预州没想到自己的老家之一被一只他们看不上的败兵给偷了。即使是想到了,他们依旧是没法补救!爻都就是一个死局。

经过这场大掠夺后,爻都人们也都意识到,一支自己家的兵马,不单单是征伐别人,更是要防止自己被征伐。

在一片废墟上,爻都的一位豪门世子,脸上沾满尘土喃喃道:「错了,都错了。不应该把东市军赶出去。」

然而他们并不是知道自己错了,而是被打了,感觉到疼了。

…飞鸽传讯…

宣冲在了解到爻都惨状后:士大夫们用自己阶层「理学道德」来高标准的要求兵马,却没给予这些拼命付出血劳的人高阶层阶级权限,自然是遭遇反噬。下次指望军队来保护自己的时候,得用上敬语。人家军队可以大度热情表示不要,但是你作为被保护者不能不懂事!

宣冲带着东市军时,首先就是包着窑子解决那帮穷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然后是精神需求,最后是阶级提升需求。

爻都这帮汇聚了天下理学之士的地方,什麽都不想给,就特麽想用道德逻辑叙事,让大头兵们承认「为自己这些贵种的利益拼杀是应该的」。

结果东市军势力稍微反驳一下,就被扣上「跋扈」的帽子,被士大夫们厌弃,全军在一顿弹劾中被踢到渤地后,有家不能回。

时至今日,东市军那些爻都出身的将领们,不由开怀畅饮,且风凉话:「尔等(爻都的权贵们)厉害,居庙堂之上,指点天下,呵斥我等。现在终于把乱军呵斥到自己家里面来了。」

…败寇…

事态依旧在发展,原本在西边会盟联合诸侯的「大将军」启上年见大势已去,立刻带兵离开,把盟友们甩给了赵诚。

启上年的这个「大将军」,是合明朝册封;现在合明帝已经在乱军中遇害,他已经失去了号令天下的名分。

启上年返回爻都河洛后,立刻开始收拢自己在这里的残存力量,随后带着三万兵丁回归预州老家。而这支大军在爻都附近抓丁补员成分复杂,回来时是拖家带口。

然而就在这时宁州方率先以预州启家谋朝篡位开始发难,随后是出动五千精兵伏击预州兵马。

被伏击后,预州败兵本就战意寥寥,丢掉一两千尸首后,一哄而散。

宁州接下来则是顺势杀入预州,在预州刺史四处求援中,宁州兵马一路攻下了其九个城池。宁州兵马主力六千人,役夫五万,号称十万,气势汹汹的进逼到预州主城下。

预州主城刚好在江边,一艘三十丈长大船临江,打开了炮窗,用上百门重炮的夸张火力,如同天落火雨,直接轰塌预州城墙。

面对宁州的攻城方阵压上来后,预州的残兵早就没有战心,纷纷逃下城墙。只留下启上年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墙上。

这位启上年大将军见大势已去,整理了一下自己胡须,然后拿着剑穿着铠甲站在城头上。当宁州人马爬上城墙,他拔出剑砍死了好几个,面对周围城墙上涌上来的其他宁州军,他对天高呼:「臣上不能保天子,下不能守土安民,不能苟延于世,羞于世人!」随后跳下城墙坠亡。

最后一刻,他的这种表忠行为,只是想在失败时博一个身后名而已(死都嘴硬)。

宣冲点评:「此人殉国了,有担当!」

…蓝色火寻找新的寄生体…

就在宁州攻伐预州时。武恒羽突然发动,自北方而下,对预州的盟友东州发起攻势。憋了足足一年的东市军,全军五千人就携带了三天粮草,扑向了东州的主城。

强弓劲弩直接在砖墙上形成了箭梯,随后武恒羽骑着乌骓扑向城墙,在己方攀援队伍到来前,挑翻了城墙上金汁大锅,掀飞了擂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