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新一轮的情报和7级科技(4K)(2 / 2)
因果律武器都能做到,而且是通过让人「匪夷所思」的巧合。
「.所以,宇宙中到底存在因果律武器呢?」离野不禁若有所思。
收拢思绪后,他看向了第二份7级设计图纸。
【物品名称:「星之鲸」行星级宇宙货运飞船】
【等级:7级】
【附带效果:1.燃料消耗减少90% 2.动能+300% 3.载重能力+500% 4.磨损速度-90% 5.打造所需铁矿/太空航行配件无等级要求】
【打造需要:10亿单位铁矿,5000万单位太空航行配件】
离野第一眼就大吃一惊。
10亿单位铁矿,5000单位单位太空航行配件,这怎麽造得出来呢?
但看到那条「对于铁矿/太空航行配件无等级要求」的附带效果后,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样看来的话.倒也不算麻烦。」
伯恩利星系的金属资源,是足够造得出来的——光是一颗行星开采出来的金属资源,在锻钢厂就能打造出上亿单位的1级钢铁了。
毕竟是行星规模的货运飞船,打造消耗巨大也算是合理。
明日号自然是无法在生产车间里打造出成品,只能先生产一系列零部件,再慢慢组装起来。
等到工业区发展起来,科技和技术水平到位,就能不再依靠移动城市,自行生产并组装行星级飞船。
离野看向了主管。
「话说回来,行星级飞船的图纸也是刚刚才立项,这就研发出来了?」他诧异地问。
主管遂做出了解释。
第一,与光速航行丶空间跃迁技术相比,行星级飞船还算是简单的项目了。
第二,图纸研发中心目前有诺薇辅助,这个7级城市AI的计算能力可是出类拔萃的。
第三,以7级城市模拟训练舱近乎「一日十年」的时间流速。虽说从离野下达立项命令到现在不过三四个小时,实际上研究人员们的研究时间则已经有一年多。
「原来如此.」离野缓缓点头。「所以说基因图纸也研发好了是吗?」
「是的。」主管点头。「我交给您的图纸已经按照顺序迭好了,第三张便是。」
离野扭头看向第三张图纸。
【物品名称:「生命树」基因阵列装置】
【等级:7级】
【附带效果:该城市装置可自由修改目标的基因】
【打造需要:500单位铁矿(7级)】
从设计图纸上来看,这座被称为「生命树」的基因阵列装置,其外观与任何自然形态毫无关联。
它的主体是一个巨大的丶绝对规整的二十面棱柱体,由无数层暗色的复合装甲板严丝合缝地拼接而成,表面光滑如镜,却不带一丝温度。
在棱柱体的正中央,环绕着一个巨大的丶缓慢旋转的环形结构——「基因序列环」。
离野不由得深呼吸了一口气。
掌握了基因技术,就意味着其对生命形式拥有了「上帝」般的编辑权限。
既可以通过修改基因消除遗传疾病和出现畸形后代的机率,还能优化公民体能素质和智力,甚至创造出适应特地环境的新人类亚种。
以及创造出体能强大的超级士兵。
不光是生物,还有动物和植物都可以改造。比如设计出高产的作物和温顺且产量较高的家畜。
离野当即召集林悟和内务部成员,向他们展示了手中的图纸。
「现在,明日文明已经掌握了基因技术。我们可以开始第一轮基因工程了。」他正色道。
第一轮基因工程的内容是强化明日文明一千多万人的体质和精神素质,彻底消除常见的传染病和流行病,优化基因和消除遗传疾病。
在未来有宇宙传染病到来时,还能通过修改基因直接达到免疫的效果。
内务部成员顿时喜不自胜,议论纷纷。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人类的个体素质便陡然提升了一大截啊!」
「未来的话,人类将个个都是小超人体质了。」
「我想要将寿命延长到300岁,并且永葆青春」
林悟则是看向了离野,欲言又止。
「怎麽了?」离野疑惑。「有什麽事不妨就直接提出。」
「领主,我们现在虽然浩浩荡荡地开启了星系建设,但仅凭眼前这一千多万人口,是无法控制整个伯恩利星系的。」林悟缓缓说道。「而人口繁衍的速度又太慢了」
离野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林悟依旧对于「三岁成人」的基因计划念念不忘。
一时间,诸多在热烈讨论的内务部成员们顿时陷入了沉默。
大家不约而同看向了离野,等待着他的决定。
离野眼神闪烁。
作为文明元首,他在理性上站林悟一方,因为这样一来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快速扩张。
作为个人,他坚决表示反对,因为这实在是严重有悖于伦理。
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
人不是牲畜。
为此,离野决定在明日文明里展开投票。
公告丶询问和计票的工作交由诺薇负责。
片刻之后,诺薇便得到了答案。
99%以上的明日文明公民都坚决反对这一计划。
「归根到底,明日文明的科技发展太快,我们人类的思想反倒是跟不上了。」林悟总结。
离野微微颔首。
他颇为认同林悟这一说法。
等明日文明的星际化持续个几百年,公民们的思想逐步跟上来,说不定该计划就能顺利展开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明日文明依旧面临着巨大的人口缺口。」林悟提醒。「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伯恩利星系的发展速度会变得很慢。」
「放心吧,我早就想好解决办法了。」离野回答。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说出了答案。
对外招募文明,将其吸纳为明日文明的成员,一同协力建设伯恩利星系。
即星际文明移民。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