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7章 伯恩利星系的「工业区」与「农业区(1 / 2)

加入书签

第397章 伯恩利星系的「工业区」与「农业区」(4K)

一时间,明日联盟爆发出了此起彼伏的热烈掌声。

而发言的离野亦是心潮澎湃。

从此刻开始,一个新生的文明就此诞生。

经由他之手。

与此同时,他亦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

毕竟将一个蛮荒星系从无到有建设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按照离野的性子,至少在自己退休前,得将伯恩利星系的绝大多数事情操办好,使其进入平稳运作才行。

「真是路途遥远啊!」他心里感慨。

依照离野的蓝图,明日文明将从伯恩利中心开始建设,再一步一步蔓延到星系边缘去。

首先要做的,便是建设伯恩利星系里的「工业区」。

离野很快便在星系中心选定了一个宇宙域。

这个宇宙域拥有许许多多富含资源的天体,甚至还有恒星级别。

凭藉着诺薇的辅助,离野选定好了124颗行星。

这些行星无一例外拥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构和重力引力稳定,方便建设成工业行星。

它们的类型都是岩石行星,表面拥有着湖泊或者海洋——方便取水冷却机器。

通过引力波控制器,这124颗工业行星将精确地排列在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行星群——这便是工业区,而且还仅仅只是雏形。等到明日文明日后慢慢发展起来时,工业区还将逐步扩张。

工业行星各司其职,分工不同。

有的负责超高纯度矽丶锗丶砷化镓等半导体原材料的开采与提纯。

有的负责工业燃料的加工。

有的负责生成标准化的零部件。

有的负责生成电器和光电产品。

总计124颗工业行星构成的集群,其工业产能是难以想像的。

按照计划,工业区未来将负责整个伯恩利星系的物品生产和加工。

诺薇则做出了提醒。

「主人,若是要将整个工业区建设完毕,无论是行星改造还是打造生产机器,都需要花费海量的金属资源。」

「没事,直接搞。」离野回答。「目前整个伯恩利星系归我们所有,金属资源取之不竭。」

对于国家而言,工业区是重中之重,而星系更不例外。

建设工业区的活,自然而然就交给了周兴。

自明日联盟晋升为明日文明,内部政治制度改制后,周兴成为了明日文明工业部的部长。方勇则是国防部的部长,国防部则由明日号原先的战争委员会改组而成。杨正则是金融部的部长。

周兴率先开始了第一颗工业行星的改造。

轨道侦察域测绘丶环境建模与规划丶选址和建设.这一系列流程早已由诺薇规划完毕,他只需要负责建设即可。

随着周兴一声令下,0.5级移动城市们浩浩荡荡地登陆了行星。

建设运输与物流网络丶行星环境工业化改造丶建设工厂.

一时间忙得热火朝天。

离野自然也没有闲着,直接指挥明日号去收集其他123颗选定好的岩石行星。

收集过程极为简单。

明日号通过光速航行抵达岩石行星所在地,再启动小宇宙收容进去。

收容工作完成后,明日号抵达了工业区的所在地,将所有的岩石行星依次发出,并操纵引力波控制器将其规则排列。

在引力的作用下,岩石行星就像是台桌上的撞球一样,被精确地固定在了位置上。

这还不算完。

工业行星群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需要构建起行星级的交通网络,以便互相运输加工好的原材料。

实际上,它就等同于一个连接的工业链。

假设要打造一辆星际汽车,那麽A号工业行星负责生产汽车零部件,B号工业行星负责生产汽车的沙发和座椅,C号工业行星负责生产汽车的高精密电子部件,D号工业行星则负责安装

而将汽车配件互相运输,无疑需要交通网络。

交通网络的构成,则为实体太空铁轨和星际列车——实际上离野在麦卡伦星系遇到K8行星群时已经见识到了。

闪烁着冷冽金属光泽丶复合结构,内嵌能量导管的平行轨道。

长度动辄数十公里的货运星际汽车。

若是要建造覆盖124颗工业行星的交通运输网络,无疑又需要一笔天文数字的金属资源。

对于坐拥整个星系的明日文明而言,这压根不是什麽问题。

「若是工业区建设好了,工人问题该怎麽解决?盟主。」周兴问。

一颗工业行星如果想要完整运作,少说也得要几百万名工人。

124颗工业行星,便是好几亿的工人缺口。

要知道明日联盟目前不过一千多万人而已。

「直接拿机器人去填。」离野言简意赅地说道。「我已经让图纸研发中心开始机器人的研发项目了。」

点头之馀,周兴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喂总不能就让我一个人去建设工业区吧?」他满头大汗道。「足足124颗工业行星,再加上一整个货运交通网络,这我得建设到猴年马月去啊?」

离野则是微微一笑。

「放心,你到时候会有很多人手帮忙。」

「真的吗?」周兴虽然满腹狐疑,但见到离野如此满怀信心的模样,便没有再多问了。

望着那颗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的工业行星,离野眉头不禁渐渐舒展。

在未来,一套拥有完整工业链体系的工业区将在伯恩利星系中心屹立而起。

作为供应整个星系衣食住行用品的存在,工业区生产的商品无疑包罗万象。

高纯度的金属锭丶超级合金丶结构均匀扎实的钢材丶纳米材料。

从仅容一人的星际摩托,到能进行跨星系航行的宇宙飞船。

富含营养的细胞培育肉食和合成块,超越了审美和保暖丶延伸到个人维生的衣服。

在供应伯恩利星系的同时,工业区还将对外星系出口创汇。

它是毋庸置疑的星系心脏,也是带动整个星系发展的发动机。

想到这,离野顿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这宇宙中的通用货币是怎样的?」

紧接着,他便开始着手建设农业区。

农业区同样是行星群,而且规模远比工业区更加庞大,足足有256颗农业行星。

顾名思义,即是将整颗行星地表完全改造,完全用于蔬菜瓜果丶牲畜丶渔业的培育。

农业区对于行星的要求也远比工业区要苛刻,必须得是环境适应的类地行星。

根据不同的种植需求,需要搭配上不同类型的行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