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 儒道之辩,治理天下的学说!(2 / 2)

加入书签

听到这四字的评价,大贤良师张角与大医张梁对视一眼,默然不语。他们没有问波才,如何评价张承负。因为这是承负第一次到豫州,渠帅们根本就不认识。良久之后,大贤良师张角才抬起头,看了低头的张承负一眼,平声道。

「承负.」

「老师?」

「之前你拿到兖州的『游击方略』,也取两册出来,交给波才。」

「?是,老师!」

张承负恭敬行礼,取出两本薄薄的册子,记载着「游击」的战术,小心递到波才的手中。而波才接过这册子,翻了两页,脸上显出些异样,又有些尴尬。

「波才,你有什麽想说的吗?」

「呃贤师,这册子上的字,我认不大全?好像还有不少,是缺画的简字?」

「嗯」

大贤良师张角一时哑然。他这才想起,自己这位「弟子」是最底层的戍卒出身,加入太平道的时候,年纪就已经很大了。后面波才虽然一直在学习《太平经》,但识字量确实有限。而绝大多数底层出身的门徒弟子,其实都有识字不多的问题。能像张承负这样天授的,绝无仅有,唯有他一人而已大贤良师张角摸了摸短髯,心中念头闪过,脸上却温和安抚道。

「无妨!波才,你回去慢慢看,不会的,就让承负和你讲讲。另外,你再安排可靠人手,把其中的一册,送给南阳的张曼成。他认得的字多,读过的经书也多,应当是能一览无遗的而他又在南阳盆地,四面都是容易隐蔽的群山,很容易躲避朝廷官军的讨伐。说起来,南阳的渠帅们凭藉地形,倒是比颍川的渠帅们,更容易用着上面『游击』的法子!.」

「哦,对了!这本册子,就是张承负写的。他年纪虽小,却有些天授的不俗本领.我和两位大医,都很看重他!」

听到「都很看重」的评价,渠帅波才面露惊异,第一次仔细上下,看了张承负许久。而少年姿态端正,认真行了一礼。听到师长们的夸赞,他并无任何骄矜,只有满脸的坚毅与肃然。

「太平黄天!师兄若有疑惑,承负愿与你促膝夜谈,抵足而眠」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吧!天色已晚,你们都下去歇息吧!」

「是!贤师!」

夜色深沉,星汉是不灭的夜火。大贤良师张角仰起头,望着又一次到来的黑夜,脸上显出星辰般的寂寥。而观星许久后,他才转过头,对叔弟张梁道。

「叔弟,颍阴荀氏,最近可有什麽动静?」

「兄长,颍阴荀氏表面一切如常,只是暗地里召集了不少族人,聚集在主庄里。大概是你之前告诉他们的拜访约定,让他们有些紧张。」

「嗯,荀爽他回来了吗?」

「事关荀氏道统,看荀氏的动作,恐怕应该是回来了。」

「嗯,好!」

七星闪亮在夜空,大贤良师张角扬起笑容,在星辰的注目下,认真点了点头。

「好极!立夏快到了.我也该去拜访荀氏,与荀爽来一次谈玄论道了!」

「兄长,我不大理解.这个时候,你想和荀氏论些什麽呢?难道真要论易经,辩论古文和今文?」

「不!不是论易经,不是辩论古文今文。」

面对张梁的疑惑,大贤良师张角笑着摇了摇头,坦然答道。

「这一次,我要辩的,是儒与道,是治国之法!」

「儒与道?儒道之辩?」

「不错!儒道之辩!这也是承负那孩子,所带给我的启发。」

说到这,大贤良师张角神采飞扬,眼中熠熠生辉。他又一次望向汉末漫天的星河,就像看着新时代的注脚,看着天下命运的转折!

「儒道之辩.或者说,如何以我太平道的学说,取代世家大族的学说,来治理这天下!一套崭新的办法,让百姓去治理百姓.且看这些大儒如何去回答,如何去挑出其中的问题,为我等未来所为,节省最宝贵的时间!」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