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帮中标杆,锋意暗藏(2 / 2)
性子随他爹,瞧见那打熬筋骨丶列阵行兵的架势,眼睛便不自觉地发光。
姜曦一见,自是不会放过这等好苗子。
等二哥二嫂一离了村,她转头就把人领进帮里。
不由分说地扔进了练功场,亲自上阵操练,强度远超寻常帮众。
可偏偏这小子犟得很。
不哭不闹,摔疼了也不喊,一腔子狠劲像野地里钻出来的刺头草,风吹不弯,脚踩不断。
有他这麽个标杆杵在那儿,其他新丁便没脸再喊苦。
一个个红着脸,咬着牙,死命往前顶,马步扎得跟钉在地上一样,生怕落了下风,丢了面子。
于是练武场上怨声少了,硬气多了。
那一排排小胳膊小腿挥舞如风,拳影中透出点子狠,透出点子倔,倒像模像样了。
姜曦背着手站在边上,看着这一群汗如雨下的小子,嘴角微微一挑,一副计划得逞模样。
至于照看那两个奶娃的差事,自然又落回了老两口肩头。
好在姜义与柳秀莲眼下身子骨结实得很,洒扫庭除丶田头转一圈,也就是顺手的事。
馀下光景,便守着那对小孙儿。
或在廊下翻书静坐,或于院中慢悠悠地打着一趟老棍,看日升月落,听山风拂林。
也算颐养天年,自得其乐。
那两个粉雕玉琢的小人儿,生得骨正气足,气机流转处,隐有些天成的意思。
叫姜义看在眼里,暗地里连连点头。
才回来那阵,两个娃还不惯这山上的灵气。
夜里睡得不稳,小手小脚翻来覆去,嘴里哼哼唧唧,不大安生。
柳秀莲心疼,说不如暂送回旧宅去歇上几晚。
姜义却是摇头不允,宁可自个儿夜里起上好几趟,把两个小的抱出来,立在廊下歇息透气。
小心扶着,低声哄着,看那两团雾气在灯下化开,呼吸一点点均匀下来,才慢慢抱回榻上。
日复一日,不嫌其烦。
那两个小的也争气。
在这般灵气充裕的地头,日日浸润着。
不需人教,不用口传,那稚嫩小胸膛一起一伏,竟隐隐有了些吐纳之法的雏形。
不杂不乱,绵绵不绝,仿佛天生便该如此。
姜义瞧在眼里,心下自是有数。
文雅怀着这两个小家伙时,修为已至气足圆满。
那口真气在腹中日夜流转,如泉如丝,缓缓温养着两个尚未成形的身子骨。
胎中未识世事,却早已沐了这等温润气机,时日一久,连呼吸的节奏都带了几分天成。
不是旁人教的,也不是自己学的,便那般不声不响地,在胸腹间缓缓起伏,如潮似风,绵绵不绝。
姜义想来,便觉这该就是人们口中那「胎息」了。
如今回村不过两月有馀。
两个小的便已能搬去前头远些的房间,自个儿睡得安安稳稳,不哭也不闹,一觉直睡到日上三竿。
睡饱了,脸上也有了些颜色,红扑扑的,一看便叫人心里头发软。
日子便这般一点一滴地溜着。
檐下蛛网结了又破,院角青苔厚了又淡,春去秋来,不声不响,转眼便是半年。
这日清晨,天光未亮,鸡鸣初起,啼破了山间的寂静。
姜义吐尽一口老气,自冥坐中缓缓醒转,披衣起身,照旧推门出去,预备打那一趟老拳。
恰在这时,对门「吱呀」一声,也被轻轻推开。
姜明也出了屋,青布短衫,眉眼清寂,立在晨雾之中。
姜义扫他一眼,那本该落下的脚,竟在空中微微一顿。
人还是那人,身形打扮也全无二致,可那身上透出来的味儿……却是换了。
不光是静,更多了分锋意暗藏丶神息深长。
像是一口藏锋的旧剑,静卧鞘中。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