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五章 观想法丶清净经(2 / 2)

加入书签

落定之后,便不紧不慢地开了口,语声低沉如风过松间,将那「神旺」之法,一字一句缓缓道来。

此法名曰观想。

讲究的是心念如止水,神意似浮灯,先以心诀静定,内观周身,再引一缕清气归于神魂之域。

冥冥之中,便可照见自身魂魄之象。

那魂象各异,或如星火,或若浮灯,亦有似晨曦微曳,似浊月低垂者。

皆因命数丶根骨丶心性不同,各有其理。

若能于观中照见此象,清清明明,如水中月丶镜中花,而心念不动丶魂象自稳。

便是神旺小成之相。

此法不借丹药丶不凭外物,全赖自身悟性与心境。

修成者,便可为将来「炼气化神」之基石;

若未得,也无大碍,唯是修行时神念难聚,略为迟滞罢了。

姜义凝神而听,神色不动,唯眉心微敛,似有所悟。

那原本遮在迷雾之后的门槛,此刻终于隐隐显出个影来,虽远,却已可趋。

刘庄主见他定性不乱,便不再赘言,当下口述那门观想心诀。

共计三百九十一字,皆为古语,简洁含义。

看似平常,实则字字扣人神识,细读时犹有馀音绕梁之感。

姜义静坐不动,听得极是认真。

他如今已有「心静」之功,记忆本就清明。

此刻但觉每字每句都似落在识海里,微微泛起波澜,不多时,便已将整段口诀牢牢记下。

讲罢,刘庄主又是一笑,语声却自有分量:

「此法唤作《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并非不传之秘,江湖中偶有流布,只是得其形者易,得其意者寡。」

「姜兄向来沉稳持重,我也不多叮咛。此法若能助你一臂之力,便不枉今日一谈。至于家外旁人,还是莫轻泄为好。」

姜义听得「太上老君」四字,心头微震。

知这道法门虽非绝密,却根深源远,绝非等闲可比。

面上却不动声色,只轻轻一揖,拱手道:「铭记在心。」

言罢,略顿,又似想起一事,抬眼缓声道:

「只是此处地气,着实丰沛了些。若非气息调和丶经脉通畅,在这地界怕是待不了一炷香,便觉滞涩。」

此言看似随口,实则意在点明。

刘家虽底蕴不浅,呼吸法门却不比自家。

那刘家小子年岁尚小,比曦儿还差了半轮。

要想安然在此修行,只怕还得几年光景,修至气足之后,方可勉强相宜。

刘庄主听罢,只淡淡一笑,道了句:

「无妨。我那头尚有一味益气丹,服之可助气机运转,勉强支应这地界的灵息,也算绰绰有馀。」

语声虽轻,姜义听着,却又是一番思量。

果真是世家出身,底蕴之丰,非寻常门户可比。

刘庄主又笑着道:「回头我叫那小子多带些来,姜兄家中若有旁人气息未足,也可一并受用。」

此言一出,姜义心中便觉一暖。

他原还愁着屋中妻女,气息未足,不知该怎麽哄才好。

当下也不再多推,只拱手一揖,笑言谢过,送庄主下了山去。

馀霞漫天,微风吹得新屋檐下几片嫩叶轻轻摇晃。

姜义独自踱回屋前,看着那一排葱翠的果苗,心头也泛起几分踏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