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4章 丧心病狂!(1 / 2)

加入书签

第174章 丧心病狂!

1月11号,也就是当天夜里。

县局会议室里济济一堂,大家围坐在会议桌两侧。

天花板上的白织灯周围,飘荡着一缕缕烟雾。

作为主管刑侦的副局长万峰,把菸头按在菸灰缸里,指了指大队长章勇。

「市局的同志也都在,大家都看过现场了,咱们就不废话了,你来讲讲案子的情况。」

「好的。」

章勇拿出笔记本,站起身来,开口道:「发生在今天早上的灭门案,报案时间是在早上的七点二十四分,报案人是一个叫林巧云的化肥厂女职工。

据她供述,她女儿何晓一夜未归,说是去找住在家属楼的王雨,这两个女孩是同班同学,关系比较要好。

林巧云是摆夜宵摊的,头天晚上回来已经凌晨一点过后了。

她当时并没有发现女儿何晓没在家,何晓住的那间屋子是关着的,直到早上,她起床后,才发现女儿不在屋里,而且被子是冷的。

于是,她就想着何晓给她说过,王雨在星期五放学的途中,把自己的鞋子给了何晓。

何晓家庭比较困难,单亲家庭,母亲下岗后,都是出去摆小吃摊赚钱谋生。

何晓也不是没鞋子,她的鞋子被学校几个男同学给扔了,所以那两天她穿着的都是凉鞋。

10号傍晚的时候,何晓就去了王雨的家。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林巧云发现女儿一夜未归,所以去王建家里找女儿,这才发现了案发现场。」

这时候,何金波问道:「当时门是锁着的,还是关着的?」

章勇回答说:「锁着的。」

「那她是怎麽进去的?」

「林巧云说,她早上六点就过去了一趟,敲门没人答应,于是她就回家了,七点再过去,敲门,里面还是没人。

两家人关系也算很好,林巧云和李秀梅都是化肥厂职工,对王建家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这个时间没人在家,她就很怀疑。

她下楼的时候,刚好就在一楼楼道口的一堆垃圾中,发现了一串钥匙。

这串钥匙她很熟悉,就是王建家里的。

于是,林巧云就把钥匙捡了起来,返回楼上,尝试着开门,进门之后,她就看见了王建死在餐桌边上。

然后就是李秀梅,和那两个孩子的尸体。

她吓得晕了过去,醒来就大喊救命,并用王建家里的座机电话报了警。

几分钟后,四楼的一个住户下楼上班,听见她的喊叫,也进了屋。」

这时候,何金波接过话茬子:「这个人姓牛,叫牛凯旋,是王建的同事,也是厂办的会计,住同一栋楼。

他是在七点四十三分下的楼,听见林巧云的喊声之后,进屋查看情况,看见屋里的情形后,他马上就打电话给了化肥厂保卫科,把人叫来控制现场,所以,屋里只有他一个人进去过。」

章勇点了点头,继续道:「王建死在餐桌边上,然后就是他的妻子李秀梅,死在他们睡的那间房,其次就是他们的女儿王雨,以及林巧云的女儿何晓,一共四名死者。」

温墨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后,看向温玲和张晋康:「你们法医有什麽判断?」

张晋康道:「还是温法医讲吧。」

温玲点了点头,朗声道:「王建身中四刀,致命伤是利器扎破脖子的动脉血管。

他先是失血性休克,随后鲜血涌进了气管,造成了『血淹肺』,所以他的死亡是复合性窒息。

作案凶器的话,需要尸体解剖后,才能验出什麽样的利器。」

「李秀梅是机械性窒息死亡,作案工具是1.5cm宽丶白色的尼龙带,捆住李秀梅手腕的也是这样的尼龙带。」

这时,杨锦文停下钢笔,抬起头来,插话道。

「捆住李秀梅手腕的尼龙带长度为112厘米,扼颈的那条尼龙带长度为88厘米,我看过了,这条尼龙带总长两米,是利器从中间割断的。

尼龙带的韧性很强,断口有粗毛,应该是割了好几下。

而且,除了作案用的这条尼龙带之外,我在被害者家里没有发现其他类似的尼龙带。」

温墨眨眼:「你怀疑是凶手带来的?」

杨锦文没有直接回答:「尼龙带是崭新的,上面没有筛出指纹,但是刷到了一些纤维,这和温法医从一号死者指甲里找到的纤维是一样的。」

「什麽东西?」

温玲道:「凶手作案时戴着劳保手套,一号死者王建应该是在遇害时,抓住过凶手的手,所以在指甲里留下了纤维。」

痕检宋军点头:「这个也是我待会要说的,这种纤维在床铺上,桌子上,茶几上,还有厨房都有类似的发现。

凶手在作案后,除了用拖把抹去现场脚印之外,还戴着手套作案,所以我们提取到的指纹,作用应该不大。」

何金波开口问:「两米长的尼龙带,还是崭新的,是干什麽用的?」

杨锦文看了他一眼:「工地上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