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金丹品质说!(2 / 2)
冒然呈现,跟把自己的老底,以及弱点暴露给对方没什麽两样。
因此,金丹真人所谓的讲道,也只是单纯的讲罢了,更多的是一种指点。
哪怕金丹真人彼此论道,同样会有所保留。
但筑基境不同。
这个阶段,本就是在摸索的过程,如果能够发现有什麽缺陷,还可以进行弥补,因此这种毫无遮掩,将自己践行的道路祖露,反而对双方更有好处。
否则,一旦踏入金丹境,便再无反悔的馀地,这也是金丹无悔的由来。
甚至缺陷越少,越圆满,到时候结出的金丹,品质便越好。
盛振中此番游历东域,为的就是结出上品金丹,其野心,直指元婴,乃至化神。
像下品金丹,除非有逆天的机缘,否则这辈子,都只能困顿于金丹境。
而这也是,大部分金丹境所面临的局面,
他们在筑基境时,不可谓不优秀,要不然也不可能突破到金丹境。
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修仙路,越往上便越艰难崎岖,一步跟不上,再无登顶的可能。
因此,几乎所有筑基境,都会在这个境界力求真正的圆满,只为结出中品金丹,一窥元婴境。
至于上品金丹,那是天骄独属。
有传闻称,百岁之前如果无法突破到金丹境,便不可能结出上品金丹。
当然,就算百岁之前,真正能够结出上品金丹的机率,也低的可怜。
但身为福地之主,却有一个外人永远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拥有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所谓改命,改的自然是金丹的品质,是本命。
只要福地之主跟天地灵根一起晋升,那麽,就算原本只能结出下品金丹,可在天地灵根的反馈下,却可以生生将金丹的品质,拔高一个层次。
如果原本可以结出中品金丹,也可以提升到上品金丹程度。
不过到了上品金丹,已经是极限。
就算你原本就能够结出上品金丹,天地灵根的反馈,也顶多让你的上品金丹,更加纯粹一些。
至少这方天地,还从未听说,有什麽上品金丹之上的境界。
即便,谁都知道福地之主有这个好处,但也并非人人都会选择成为福地之主,就如同当初的沐倾城,以及如今盛振中。
甚至大部分天骄,都不会选择这条路。
因为这条路,太难,也太慢。
天地灵根想要成长,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对于那些天骄来说,七八十岁冲击金丹境,都属于常态。
这样的天骄,往往二十岁之前,换血六到七次,按照二十岁炼气来计算,等突破到筑基境,一般都在三十岁左右。
而三十岁才可以跟天地灵根签订契约,开辟一座小型福地。
以这些天骄的修行速度,七八十岁冲击金丹境,意味着,必须在四五十年内,就将小型福地培养到极限,让天地灵根一起普升。
但,四五十年,对于一株天地灵根来说,时间太过短暂了,很难成长到这种程度。
就算苍梧,突破到筑基境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可仍旧处在筑基境后期。
按照百岁之龄,再无凝结上品金丹这条『定律」来看,就算给天地灵根宽限个二三十年,也末必够,其中的不确定性太多,只会拖了那些天骄的后腿。
但凡天骄,哪个不是以凝结上品金丹为目标?
让他白白浪费二三十年的时间,根本就难以承受,尤其是天地灵根也无法对上品金丹有太大的推动。
而且,天地灵根到了金丹境,成长的速度会更慢。
所以,除了少数天骄会选择成为福地之主,大部分天骄,更相信自己。
只要凭藉自己的力量踏入元婴境,他们照样有资格继承大型福地,中间节省的时间就更多了。
在成为福地之主的同龄天骄,还只能默默发展中型福地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为大型福地之主,
甚至将目标瞄准了天外。
如今,沐倾城已经走在了前面,而百花福地的花若雨,同样准备继承百花福地,甚至另外两座大型福地,大概率也会如此。
集家族多代人的力量,只求高举。
像老圣主,宁肯自斩,也不愿意高举的,终究只是个例。
盛家,只经营九霄阁,不会成为福地之主,所以盛振中压根就不用纠结,他的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凭藉自已本事,凝结上品金丹,然后一步步踏入元婴境。
而且,他来自真君家族,只要他踏入元婴境,表现出足够的潜力后,那位天外的家族真君,自然会为他提供更好的资源,帮他突破。
随后,厉耀祖跟盛振中便开始阐述自己的修行路。
两人的论道,没有天花乱坠,甚至没有半点异象,只用嘴朴素的语言,直指根本。
但随着两人的论道,周围的人不时便会有所领悟,听的如醉如痴。
毕竟这两位已经站在金丹境边缘,他们对于自身道路的认知,远胜普通筑基圆满,哪怕只是关于胎动境跟炼气境的阐述,都让一些筑基境,若有所悟,开始反省自己走过的路,找到其中的不足。
当两人的论道到了筑基境以后,谷禁卫便悄悄退开,这种层次的『道理」对他们来说,太过高端,眼下听太多,对他们没有半点好处。
甚至,先前厉耀祖跟盛振中着重讲述胎动境跟炼气境,便是因为他们。
盛振中虽然沉浸在论道中,但对周围座席上那些人,也都进行了一番观察,谷禁卫所展现出来的潜力,也让他有些吃惊。
毕竟这不是一个两个,不是十个八个,而是一群,足足上百人。
谷虽然有四座福地,但哪怕最早的苍梧福地,开辟至今也只不过四十年。
短短四十年,炼气境的底蕴,就能够提升到这种程度,简直匪夷所思。
而除了这些炼气境,还有那些筑基境的层次。
正常来说,一群筑基境,必然是初期的人数最多,但谷这边截然相反,五十多名筑基境,只有不到十人,处在筑基境初期,剩下的基本都是中期,后期。
甚至还有不少,距离圆满也已经很接近这显然是违反常理的。
也越发证明他先前的推断。
哪怕没有去窥探谷的真正秘密,光眼下所见,也已经让他满足了部分好奇心,甚至推断出一些东西,这次论道的一半目的,自然也就达成了。
接下来,盛振中越发投入到跟厉耀祖的论道中,双方不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并且越来越接近金丹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