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9章 明君治国,一万年不过时(1 / 2)

加入书签

第350章 明君治国,一万年不过时

金门。

山顶,制高点。

郑森气定神闲,喝着茶,吹着海风。

「王爷,来了。」

山道上出现了两个人黄宗羲和张煌言。

黄宗羲人老体衰,这一路爬的气喘吁吁,两眼发黑,爬到山顶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咕嘟咕嘟喝茶,对郑森视若罔闻。

旁的张煌状态稍微好些,拱道:「下官见过延平王。」

郑森连忙起身回礼:「张尚书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坐。」

俩虽然阵营有分歧,但聊的颇为投机。

黄宗羲依旧一声不吭。

过了好一会,郑森忍不住了。

「黄先生是要替清廷做说客吗?」

「老夫虽不得先贤,却也是有脸有皮的,延平王不必指桑骂槐。」

郑森上下打量了一番黄宗羲的服饰和发型,笑道:「所以,蒋首辅是来真的?」

「当然。」

「联合帝国,限制皇权,各家参政,轮流主事,这样的设想过于荒诞,即使再过一千年也无法实现。」

「为什麽?」

「与天道不符,与人心相悖。「

「你所谓的天道是什麽?「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分明,就是天道。」

黄宗羲的学说里有一条很关键的理论「君为天下害」,所以,郑森这是在故意表明他的立场。

「那百姓呢?」

「尽量体恤即可。」

「你说的没错,但有哪个皇帝会体恤黎民百姓?三皇五帝到现在,有过一个吗?」

「黄老先生,我在江宁读书时也曾听钱先生多次提及你,他对你之渊博才学赞不绝口。但你现在的学说明显误入邪路,我知你是受到了大明亡国的刺激,但你不能因此就否认君主制。君主制没有问题,明君治国一万年不会变。」

「你怎麽保证个个都是明君?」

「是啊,这才是你应该研究的方向。」

「王爷,王朝更迭,兵连祸结,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士人就不能为天下百姓多想想吗?」

「黄老先生,你莫要拿大帽子来压我,我郑森一直致力于武力一统河山,然后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我想告诉你,如果没有君主,亿万老百姓第一个不答应。和你的理论恰恰相反,君主不是天下最大的害,没有君主才是天下最大的害。因为如果无君,天底下所有野心家都会凯觎龙椅宝座,争夺皇位的战争会打上一百年。」

眼看俩人越吵越厉害。

张煌言连忙站出来劝解。」好了好了,咱们搁置争议,先谈正事。」

「十月初十,江宁和谈,要求很简单,金厦易帜,宣布服从中枢。」

「条件呢?」

「条件非常优厚,金门丶厦门丶澎湖丶大员岛统统归你,福建大部分区域也可以给你。福建巡抚以下文武官员任命皆由你郑森一人任命,朝廷绝不干涉。福建无需向朝廷上交粮饷。你所有军队还归你统辖,但需进行整编。」

「何谓整编?」

「裁撤老弱,建制调整,武备叠代,军官训练。」

「蒋首辅准备定我多少兵额?」

「5万。」

「这不可能,我现在有40万军队。」

「延平王,不是老夫刻薄,就凭你现在占的这点地盘能养出40万大军吗?只怕是过其实了吧?」

郑森笑笑。

「你给李定国开了什麽条件?」

「样,除了兵额少些。云贵贫瘠,给万兵额矣。」

「中枢不准备承担地方军队的饷银?」

「这属于江宁和谈的内容。」

「好,我的最后个问题,联合帝国,由谁来做皇帝?」

「谁做皇帝都一样,反正都是个摆设。」

「荒谬。」

郑森勃然大怒,突然,他死死盯着黄宗羲。

「蒋青云他想自己做皇帝?」

「不。辅想开创个崭新的明时代,他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

「可能吗?他是尧舜转世是吧?他这个没有点私是吧?他没有家族子嗣香火的顾虑是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