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1章 御前建言,开启训政(2 / 2)

加入书签

嗖~

甩出空鱼钩。

紫禁城钓鱼比赛再次开始,钓的是人情世故,钓的是君臣相得,钓的是九鼎天下。

「爱卿,你应该知道朕现在的心思。」

「臣心里全明白,臣愿为皇上冲锋。」

「朕想痛打落水狗,可是朝野里面反对的声音很大,就连太后也~」

顺治的脸色瞬间阴郁。

「臣还是那句话。皇上的事情,能办的一定办,不能办的想办法也要办。臣琢磨过了,有法子。」

「什麽法子?」

「明面不取缔,暗地里架空。」

「怎麽架空?」

「后日早朝,众正盈朝,臣会领衔奏请皇上站出来,昭告天下我大清正式进入了训政时期。」

「训政是何义?」

「回皇上,训政乃是新朝定鼎天下之后的一种过渡形态。简单说就是,朝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颁布一系列细致的临时规章约束天下臣民,主要是约束官吏和军队。」

「目的呢?」

「统一思想,统一政令,让皇权再次崇高无上。」

「能做到吗?」

「能。臣准备淘汰一批顽固旗丁,矫正一批摇摆旗丁,通过训政割断旗主和旗丁之间的羁绊,让百万旗人直接听命于皇上。」

「听起来,和上次你那份建议推广松滋战役成功经验的摺子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上圣明。因为当下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太后她老人家站到了错误的那一方,臣只能迂回~」

臣子批评太后,属实僭越了,但是顺治仿佛没听见。

这就说明:母子俩的斗争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比较激烈的层面,剑拔弩张了。

……

「爱卿,你刚才说的淘汰是什麽意思?」

「回皇上,对于无法矫正思想的顽固分子,只有统统杀掉,才能维持八旗的纯洁度。」

顺治没有吱声,他心里很矛盾,既想杀,可是又舍不得杀,因为满洲旗丁实在是太珍贵了。

「爱卿,你刚才说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

「对,为了不被掣肘,臣建议这个专门机构独立于京城所有衙署之外,经费单列。另外,臣还想将右安门监狱丶五城兵马司丶九门城门领也一并纳入这个新机构。」

「朕准了。」

顺治点头了。

既然要用人,那就必须放权。机构必须强力,拳头必须硬邦,站位必须高悬,才能狠狠的教化异己分子。

「新机构的名字还请皇上定夺,臣琢磨了几个候选名,京师绥靖行署?或者京师警视厅?或者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

顺治皱眉,第一个名字怪怪的,第二个名字不错,但第三个名字更大清。

「第三个吧,提督九门步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文官佐吏限额500,另,京师绿营马步兵丁也归入你这个衙门。」

「臣遵旨。」

……

突然~

顺治提杆,上鱼了。

在远处窥视的太监们连忙欢快的跑过来,完成了接下来的所有环节,不让皇上脏了手。

蒋青云也抬起鱼竿,望了望空鱼钩,哑然失笑。

「皇上,臣手气不佳,大约遇上了一条很狡猾的鱼儿。」

「朕钓上来的这条笨鱼肯定是崇祯养的。」

今日顺治心情大好,居然说了句俏皮话。

「皇上抛砖引玉,臣也想讲一则笑话。」

「讲。」

「话说前明天启年间,京城有一位秀才走路时不慎失足,掉进了什刹海。正好有一群锦衣卫路过,这个秀才就大声呼救,但是没人搭理他。眼看就要被淹死了,秀才大喊,打倒魏忠贤。锦衣卫们大惊失色,立马跳下去把他捞了上来,判了个流放岭南。」

顺治听完,愣了好一会,没笑出来。

「爱卿,这可不是一个笑话,这是一则寓意深远的小故事,这里面蕴含了复杂的政治逻辑。」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