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神童颜真卿!【求月票】(1 / 2)
第309章 神童颜真卿!【求月票】
敦化坊在道政坊正南,距离曲江池所在的芙蓉园只有一坊之隔,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这里非常偏僻,但相应的,房租稍微便宜一些。
一般来长安官员和刚刚中举的进士,会选择在敦化坊租住。
之所以租房,是因为长安的房价是出了名的高,一般的官员根本买不起,像白居易,历史上不止一次吐槽过房价过高,在长安无立锥之地。
李白看着万年县的县令问道:
「颜真卿的家庭情况如何?」
要是条件好,那就让他顺其自然发展,要是一般,就伸手帮一把。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忠,可一定要让他少遭受点波折,尽可能的多造福百姓,造福大唐。
在儒生看来,【文忠】是仅次于【文贞】的谥号,但在李白眼中,【文忠】才是文臣的最高荣誉。
自打李世民赐予魏徵【文贞】这个谥号,无数文人竞相模仿,很多人为了获得文贞的谥号,不管好事儿坏事儿都跟皇帝对着干,以此塑造不畏皇权的形象……【忠】反而成了他们鄙视的存在,觉得是向皇帝摇尾乞怜。
到了宋代,文贞的贞字跟宋仁宗赵祯的名字重音,所以改成了文正。
从那以后,百官不仅热衷于跟皇帝作对,就连皇帝的近臣,也被轮番弹劾,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获得文正的谥号……腐儒一辈子,都在为身后名折腾。
比如明朝的李东阳,临死前还在发愁自己的谥号,当好友说给他文正时,这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头儿居然挣扎着爬起来,在床上给老友磕了个头。
他个人贡献暂且不提,光磕头这个举动就说明根本够不上文正的正字。
万年县令说道:
「去年颜真卿之父颜惟贞病逝,如今靠其母殷氏抚养教育,家境一般,无甚余财。」
听到这话,李白打算帮一帮颜真卿,万一以后自己成仙了,这不就是同事了嘛……不过怎麽帮,得考虑清楚。
颜真卿是孔门七十二圣之首颜回的直系后人,这种名门之后最注重家风,要是直接送钱过去,估计会被殷氏分给长安城内的穷苦人。
他想了想,跟李隆基打了个招呼,骑着山地车脱离队伍,领着几个万骑成员拐到了敦化坊。
刚进去,就看到很多百姓围在一座茅草屋的院落外面,伸着脖子冲里面看,还有人扯着嗓子问自己的未来,场面非常混乱。
李白冲坊兵问道:
「颜真卿家在何处?」
坊兵指了指众人围观的院落说道:
「就是那一家,方才那个小娃娃说自己是北极驱邪院的左判官,还兼任邙山山神……小道长,他说的邙山,是洛阳的北邙山吗?」
李白点了点头:
「正是那里!」
他下了自行车,推着来到颜真卿家,院里同样里三层外三层的全是人,李白从自行车筐里拿出个可携式扩音器,大声说道:
「都让开,莫挡道!」
好不容易来同事家里探望一番,没想到居然挤了这麽多人。
他扯着嗓子一喊,周围立马让出一条通道,众人的注意力也从院中的小娃娃,转向了李白手中的扩音器。
李白走过去,看着那个梳着双髻的小娃娃问道:
「你便是颜真卿?」
旁边一位二十多岁的妇人向李白行了个万福:
「此乃孺子颜真卿,不知道长有何贵干?」
李白向她还了一礼:
「您便是殷夫人吧?贫道是一元观的首席法师李白,听闻颜真卿自称北极驱邪院的左判官,特来相会。」
此时的颜真卿揣着小手,站在院子里讷讷不敢言,别人问他说话也不回应。
殷氏说道:
「天上降下火流星时,吾儿确实有过荒唐之语,但火流星结束后,他便忘记了一切,县令死活不信,要当成祥瑞上报陛下……」
李白本以为颜真卿觉醒了神力,没想到只是天降陨石的一瞬间。
当时是用儒生笔催发的,他想了想,将儒生笔从怀中掏出来,递到了颜真卿手中。
小家伙刚抓到这支有些秃的毛笔,神情就突然一变,随即奶声奶气的吟诵起了一首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是颜真卿教育孩子时创作的《劝学》,没想到抓到儒生笔之后,就提前几十年吟诵了出来,听得李白赞叹连连,觉得儒生笔的功能,还有很大的开发潜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