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7章 张永德:陛下,臣也想上进!【求月(2 / 2)

加入书签

「还是尽量留着种植吧,如此大吃,我心里真是难安。」

西施说道:

「你不尝尝,如何跟百姓形容味道?种植土豆也是有讲究的,此物连续种植几年后,容易产生毒素,需用冷冻法除之,具体的操作,我会慢慢告知你的。」

子贡道了声谢,这才捧起土豆,小心剥开表面烧焦的部分,一股香味顿时扑面而来:

「闻起来便让人垂涎欲滴,如此美味,堪称佳肴也!」

他咬了一口,烤熟的土豆香中带糯,糯中起沙,这种绝妙的口感让一向能言善辩的子贡都词穷了,嘴里一个劲儿念叨,希望恩师能早点吃上。

品尝完土豆,西施按照周易的要求,给子贡讲解了标点符号的用途和用法。

有了标点符号,任何人都能读书,知识和释经权就不会被一小撮家族所垄断了。

一直学到晚上九点,这才结束今天的授课。

这个时候,大唐开元世界的李白和公孙大娘两人依然坐在灯下加班。

两人拿着长安地图,标注着各个寺庙的位置和人数,一些铲除的宗教场所,则画上了叉号,原址会改造成供年轻官员和学子们居住的官舍,以此来缓解长安城日益严重的住房危机。

太平公主端着两碗银耳汤走进来说道:

「李成义听闻二位长辈还在忙,让管家送来了两盅银耳汤,有什麽需要我帮忙的吗?」

公孙大娘笑嘻嘻的说道:

「不用了,我们铲除这些宗教场所,是为了给仙长增加功德,只讲究力度,不讲究效率,慢工出细活儿嘛。」

太平公主坐下来,看了眼地图,出了个主意:

「可以请佛道两家派人进行初步的筛查,那种罪大恶极需要彻底铲除的,两位长辈再过去,普通的小角色,让佛道两家出力便可。」

李白问道:

「那样会不会让佛道两家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太平公主摇了摇头:

「稍稍加以限制便可,比如无信徒就自力更生,有信徒便依法纳税,他们收到的香火钱,必须要向朝廷缴纳一部分,所有的僧人道士需定期考核,至少要背诵一卷经书,否则就蓄发还俗。」

公孙大娘的表情有些惊讶:

「这不是郭荣的灭佛政策嘛,他要求所有出家人必须流利背诵出一卷经文,还毁掉了大量佛像,被佛门教徒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郭荣灭佛的理由很简单,你要是真的喜欢佛经丶钻研佛经,背诵一卷根本不成问题。

至于佛像,则是认为佛以慈悲为怀,用黄金塑金身,不如拿来救济穷人,只要心中有佛,那佛像就没了存在的意义。

他是最后一位主张灭佛的帝王,从宋朝开始,虽然也有抑佛之举,但大部分都只是稍稍限制一下,跟三武一宗灭佛的力度无法相提并论。

太平公主听到三武一宗灭佛,认真问了这四位帝王的身份,得知一百多年后居然有个唐武宗,轻轻叹了口气:

「有能力有手腕,却败给了寿元,可惜了。」

公孙大娘说道:

「从肃宗登基开始,所有大唐帝王都在给大孙子收拾烂摊子,虽然也出现过几个中兴之主,但最终却只是延缓了灭亡的步伐而已。」

第二天早上,司马承桢和胡紫阳来一元观时,公孙大娘和李白已经离开这里,去了混元宫。

司马承桢筹到了不少钱,打算将慈善院的规模搞大一些,关中所有的孤儿,都可以送过来供养。

到时候给孤儿们展开集体教育和爱国教育,偶尔让李隆基去慰问一番,等他们长大,就会逐渐成为大唐的中坚力量,从而打破世家和勋贵垄断朝堂的局面。

混元宫内,公孙大娘美滋滋的吃着水煎包,汇报了最近几天的成果:

「道长,我的功德有多少啦?」

「一斤十五两,马上就突破两斤了。」

吊车尾的后进生,终于赶上了班上的平均成绩。

这丫头高兴之馀,问起了捐献吊车的事:

「多大的吊车呀?能把福德正神的神像吊起来吗?」

周易说道:

「五吨规格的,等会儿霍去病会带过来,你俩都跟着学学,万一开元世界需要起吊重物,你俩就能将吊车开过去了。」

正说着,霍去病走进了小院,公孙大娘看到他便问道:

「吊车好用吗?」

霍去病点了点头:

「超级好用,昨日我姨父将几个不愿投降的匈奴贵族吊到十多米的空中,吓得他们屁滚尿流的,嗓子都哭哑了,百姓们围观了一整天……」

公孙大娘眼前一亮:

「太好了,我要抓个神父吊起来,看上帝会不会来救他……」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