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0章 淤泥中的龙王神像!【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第199章 淤泥中的龙王神像!【求月票】

叫喊声吸引来不少工人,大家凑在挖开的深坑四周,看到下方挖出来一个黑漆漆的石雕龙头,个头比挖机的铲头小不了多少。

老黄嗷嗷叫的冲下来,看到龙头的样子,当即一拍大腿:

「完了,文物局那帮子人不定要在这折腾多久呢。」

周易拿着罗盘测了一下,确认指针抖动跟这尊龙首石雕有关,顿时松了一口气:

「石雕周围全是烂泥,没有一点文物研究价值,问题应该不大,倒是这石雕,得赶紧想办法拽出来。」

工地最不缺的就是起重机械了,很快一台履带吊就开了过来,巨大的锁钩垂落到深坑里,几个工人将吊带缠绕在龙首下方,两台挖机在下面用力向上托,一尊差不多有三米高的龙首石像,就这样缓缓的从泥潭里被拽了出来。

石像刚离开淤泥,天上就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周易疑惑的抬头看看天,又盯着那尊龙首石像端详一会儿,猛然想到道经中曾提到一句话:

【龙王脱困,天降甘霖】

这尊龙首石像,不会是本地的龙王神吧?

想到这里,他冲老黄说道:

「赶紧把镇上的负责人喊过来,有镇志的带上镇志,要是顺利的话,我说不定能赶在文物局来临之前,帮你们把这事儿料理明白。」

对老黄他们来说,什麽都没赶工期重要,只要不耽误工期,一切都好说。

清水镇这一段的项目经理开始打电话,几个施工员也开始联络各自的熟人。

武媚娘从车里拿了一把伞,跌跌撞撞的来到下面,站在周易身边帮他撑着,而自己的半个身子却都被雨淋着。

周易一看,接过伞,往武媚娘身边站了站。

两人穿着道袍共处伞下,在这细雨朦胧的夏日,像是一幅画似的,有种无可言说的美感。

「仙长,这尊石像是神物吗?」

周易说道:

「现在还不敢确定,等会儿先把上面的淤泥冲掉,再贴几张符,让石像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履带吊将石像吊到最上方的空地上,几位挖机手继续挖掘,得把深坑里的淤泥全部清出来,才能一层层的回填路基。

另外大家还想看看有没有别的东西了,免得文物局的人过来,会再次刨开。

石像吊上去后,周易和武媚娘也去了上面。

整座石像大概一丈高,龙首人身,手捧玉笏,做朝臣打扮……这是龙王神像的经典装扮,各地的龙王庙,大部分都是这种造型。

几个工人扯来水管,冲周易问道:

「道长,能冲洗吗?」

周易点了点头:

「能,尽量把淤泥冲乾净……你们是清水镇人吗?这里以前有没有龙王庙?」

要是能证明以前有龙王庙,那就可以原地建庙了,把龙王石像请进去,继续保境安民,正好旁边就是大型水库,有龙王在,以后大概率不会再出现溺水情况了。

几个工人都是附近村里的,但这里有没有龙王庙却不清楚:

「听家里的老人说,过去水库的面积是现在的好几倍,整个清水镇都是水,龙王庙倒是没听说过,不知道镇政府有没有相关资料。」

这座水库周易倒是很清楚,兴建于五十年代,为邑阳市防洪防汛丶调水抗旱立下过汗马功劳。

要是有龙王庙,会是毁在什麽时候呢?

那群邪修故意让高速公路在这里绕一下,是为了镇压龙王的神像吗?

感觉这里面藏着秘密啊!

苦思冥想时,镇上的人来了,一位戴眼镜的老人,看起来像个退休老师,捧着一本书,上面印着《清水镇志》四个字。

旁边的人介绍道:

「这是我们清水镇档案室的刘老师,听说这里挖出了龙王像,就跟着一起来了。」

周易冲他打了个招呼:

「刘老师,镇志上有记载龙王庙吗?」

有龙王像,就应该有龙王庙,只要镇志上记载,就可以进行重建……国家原则上不允许新建庙宇,只有证明这个地方曾经存在过庙宇,才能复建。

这位刘老师推了推眼镜说道:

「没龙王庙,但有这尊龙王像的记载。」

说完,他就要翻开怀中捧着的镇志,老黄赶紧帮他打伞,生怕镇志被淋湿了。

刘老师翻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段话:

「大明万历三十九年春,中原暴雨,洪水肆虐,知府立龙王像于清水驿……你们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清水镇的清水二字,不是【清澈见底】的意思,而是清一色全是水。最早的驿站名已经不可考证,万历三十九年因暴雨改名清水驿,后来水退了,驿站周围的住家户越来越多,清水驿就变成了清水镇,逐渐发展起来了。」

我靠,这尊石像还真的有来头啊?

周易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