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七章 股市A杀行情,「刘关张」8000万撬动(1 / 2)

加入书签

第228章 股市A杀行情,「刘关张」8000万撬动18.7亿

周五3.19%的暴跌,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甚至没有找到任何的利空消息。

但随着周六日的到来,暴跌的谜底被揭晓。

在9月20日当天,国家税务总局宣布,要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征管力度。

这时候或许有人要问,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征管力度,为什麽能影响到二级市场?

1,高收入人群是炒股的主力军,他们到手的钱变少,可投入股市的资金自然也会减少。

2,加大税收征管,引发了市场对资本利得税调整的猜测。

现在是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征管力度,下一次呢?会不会就是资本利得税?

早在年初,市场就传出要调整资本利得税,只不过半年没动静,很多人就把消息淡忘了。

解读政策文件不能只看表面,它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主线,连接着无数条支线。

常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很适合概括政策内容。

除了税务总局的文件外,央行和银监会也在周日联合发布了一条《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

同样的,这封政策文件还是没有直接提及股市,但通过定向支持实体经济丶限制产能过剩行业授信等措施,间接挤压了信贷资金脱实向虚的空间。

为什麽突然提信贷资金?

这很耐人寻味!

纵观历史的每一轮牛市,信贷资金都会伴随着牛市前进,它们甚至可以成为主力军。

「严控信贷违规入市,控制股市泡沫规模」这句话,一直以来都是牛市中的主旋律。

因为一旦信贷资金超出规模,且股市泡沫过大,牛市会瞬间戛然而止,这是无数次血的教训。

周末的两封政策文件,一手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征管力度,让市场重新走资本利得税可能到来的悲观预期,另一手调整信贷结构,严控信贷资金违规入市,妥妥的大利空。

在找到9月18号大跌原因后,散户情绪也开始了分化。

[暴躁小磊]:怪不得跌这麽狠,原来又是国家队出手,咱妈抽人是真疼啊!

[低吸的高富帅]:妈了个比的,贷款炒股的人能不能把钱扔去港股或美股啊?偏要来A股,真是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粥。

[爱要说出口]:按照我10年炒股经验,下周肯定是腥风血雨丶惨不忍睹的了,大家准备好尿不湿,跌到尿失禁也不会出丑。

[过往最伤人]:不是说利空落地成利好吗?现在利空出尽,下周应该不会跌了吧?

[爱喝珍珠奶茶]:我也觉得不会继续跌,理由很简单,周五已经提前兑现了利空消息,如果继续跌,那就是超跌,国家不会让自家上市资产跌那麽狠的。

当万千散户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胡锡进丶李大霄丶周闰发三人却一致看好A股,他们都用自己的社交媒体帐号公开唱多。

[胡锡进]:老胡又准备了10万块钱,我的观点还是不变,A股3000点以下遍地黄金,只要它敢跌,我就敢买,毫不犹豫!

[李大霄]:同志们同志们,利空出尽了同志们,周末的两份政策文件已经解释了周五的大跌,属于提前把利空消息给兑现了,大家不要慌不要慌,利空兑现就是牛,让我们下周尽情拥抱「利空牛」。

[周闰发]:周五下跌的时候,我已经把全部资金梭哈抄底,坐等下周吃大肉,各位同花顺的朋友们,梭哈是一种智慧!!

不同于李大霄丶胡溪进丶周闰发三人的唱多,张扬丶杨德龙丶刘纪鹏等人则是持悲观态度,认为政策文件并没有完全消化。

因为周五散户根本就不知道这份政策文件的存在,有些还在硬抗下跌,如果他们知道,可能上周五跌幅会扩大1%到2%。

既然没跌到位,就谈不上利空落地,股市就还有下跌空间。

……

带着投资意见的分歧,所有人迈向了9月21号。

9点15分A股开门时,不出张扬丶杨德龙丶刘纪鹏等人所料,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都出现了回调,依旧是银行带头砸,其次是证券和煤炭等板块。

进入9点30分连续竞价阶段,上证指数更是一路下行,跌破2900点,最低摸到了2871.65点,跌幅是3.26%,并呈现缩量。

胡溪进丶周闰发丶李大霄完全没料到跌这麽狠,特别是胡溪进,他就没想过指数能跌破2900点,这不符合他的投资观。

短短几分钟就亏了上万块,胡溪进第一次清晰感受到,散户投资的不容易。

好在午盘有回拉,最终上证指数收在了2967.01点,还微涨了0.15%,成交量是1457亿。

但没让胡溪进丶周闰发和李大霄高兴太久,牛熊切换的A股下跌极为迅速。

9月22号,上证指数下跌2.34%,收在2897.55点,成交量为1378亿。

9月23号,上证指数下跌1.89%,收在2842.72点,成交量为1167亿。

9月24号,上证指数上涨0.38%,收在了2853.55点,成交量为1109亿。

9月25号,上证指数下跌0.52%,收在了2838.48点,成交量为810亿。

至于深证成指,它在9月25号的成交量已经只剩下447亿,点位收在了11384.16,跌幅为0.8%。

这轮下跌可以很明显看出,成交量一直在缩小,而且整体是急跌态势,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散户根本来不及出逃,又成为了股市的「长期资金」。

3068跌到2838点仅用了6个交易日,作为新浪财经签约的品牌代言人,外加新股民的胡溪进,他在下跌趋势连续补仓,也让他的持仓总额达到了40万华国币。

本来想赚几万块钱代言费,没想到加仓加着加着,投进股市的金额已经远超品牌代言费。

亏了四五万的胡溪进也老实了,不敢再随便补仓,也没有再说3000点以下全是黄金。

不同于胡溪进,习惯性梭哈的周闰发更惨,亏损已经超十万块钱,但他的证券帐户却多了六十万,原因就是他「充值」了!

被牢牢套住的散户看见胡溪进和周闰发的帐户亏损,顿感心情舒畅,纷纷跑到他们的社交媒体帐号下方留言评论。

[果冻大王]:在胡总编的身上,我居然看见了我曾经的模样,当时我还很年轻,也是觉得迟早会回本,一直补仓一直补仓,结果遇到股灾,差点死在2004年。

[和尚洗头用飘柔]:哈哈哈,胡溪进上周帐户总资金是4万,不到10天时间就干到了40多万,不会是把老婆本都拿出来补仓了吧?

[好吃不过饺子]:相比较于胡溪进,周闰发才是真有钱,帐户已经做到了100多万,但坏消息是,有90多万都是这两周转进去的。

[不言的爱情]:老胡现在估计想明白了,哪怕不卖股票,人家也有能力收割你!

不卖主力怎麽割?

人家举起镰刀就是割!!

胡溪进看见网上评论,后悔不已道:「早知道就不加仓了,3000点以下真不一定是黄金。」

他现在是真老实了,主力也真的不当人,他每买一只票,这只票就必定下跌。

如果他卖出吧?

哎!

这只票就开始涨了!

胡溪进严重怀疑,主力在他身上安了个监控,亦或者说可以看见他的证券帐户持仓。

和胡溪进一样,周闰发同样想着挣点代言费的,可进入股市以后,他亏的钱都比代言费多了,关键他还想继续充值。

相比较于胡溪进丶周闰发的连续亏损,东方财富品牌代言人李大霄因为是证券从业人员,无法从事股票交易而逃过一劫。

虽说没亏钱,但李大霄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股市跌在他眼里,也痛在他心里。

他完全没料到,A股大盘居然真的走「A」杀行情。

不同于胡溪进丶周闰发和李大霄的坚定看多,张扬对待股市的立场很灵活。

一直看空?

不行!

一直看多?

同样不行!

炒股就是要灵活多变!

也正是灵活多变的立场,张扬在星期二趋势确立的第一时间,就又成为了市场的「空军司令」,喊出了「乌云顶」的言论。

数次预判正确,不仅让「joker大神」的名头越发响亮,财研网的注册用户更是突破了200万,大量股民闻风而来。

……

沪都张江。

财研网办公平层。

张扬把财经会议室的门反锁,随后走回自己位置,目光看向廖国沛和林广昌道:「无影脚丶养家,你们谁出面去借券?」

山城啤酒经过四个交易日洗盘,已经在9月23号重新拉涨停,当天收盘价是46.9元。

截止到9月25号下午3点收盘,山城啤酒走出了三连板,收盘价为56.75元。

从9月17日洗盘开始,到9月25号的7个交易日,「刘关张团伙」共吸筹764万股山城啤酒,平均买入价格是44.2元,目前他们总持仓是1978.06万股,成本均价是31.97元。

另外,天坛生物在9月18号跌停后,9月21号又下跌2.4%,收在了25.33元,并且在9月22号和23号,它又分别下跌了5.97%和10%,最终收在了21.47元。

9月24号,张扬丶廖国沛和林广昌正式介入天坛生物,它的股价也在一笔笔买单中逐渐企稳,收在了21.39元,跌幅是0.38%。

9月25号,天坛生物大涨5.7%,最终收在了22.61元。

三人两天吸筹4.4亿元天坛生物,平均买入价格是22.09元,持仓总量为1991.85万股。

目前,「刘关张团伙」持有1978.06万股山城啤酒,成本均价是31.97元,以及1991.85万股天坛生物,持仓价格为22.09元,剩馀可用资金为9971.2万。

见可用资金快要见底,再加上山城啤酒又重新开始走连板趋势,张扬察觉借券的时机已经成熟,故而决定「收菜」。

廖国沛:「我去。」

林广昌:「我去。」

两人说话异口同声。

在对视了一眼,稍微停顿半秒后,廖国沛和林广昌再次异口同声道:「我去吧。」

他们都知道,向机构借券就意味着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一旦山城啤酒真的被砸崩,票内的散户丶游资丶机构都会损失惨重,记恨上做空的一方。

谁露面借券,谁就有可能成为圈内公敌!

张扬作为财研网的老板,需要维护自己的圈内名声,肯定是不可能出面干这事的,只能让廖国沛和林广昌出面。

见林广昌要和自己抢,廖国沛先是看了眼张扬,随后又看向林广昌道:「养家你别和我抢,哥可是柠波涨停敢死队的通缉犯,被徐翔下江湖追杀令的男人,哪怕再多点人记恨也没事,你就不同了,你没经历过我的大风大浪。」

「可拉倒吧!」林广昌瞥了廖国沛一眼,无情揭穿道:「你那禅城的席位都多久没用了?还经历大风大浪,我估计徐翔都以为你退圈了,半年没有露面交易。」

刚说完,他目光看向张扬道:「我和机构打过几次交道,还是有一定经验的。」

「拉过杠杆?」

张扬询问。

「对,拉过场外杠杆,借券做空应该和谈场外杠杆差不多吧?」林广昌有些不确定道。

2009年的A股市场还处于「蛮荒」状态,别说做空了,连融资融券都得找场外机构。

张扬想了想,述说流程道:「确实和场外杠杆差不多,需要谈年化利息丶保证金丶还有归还筹码的最长时间。」

话音刚落,他又详细描述道:「比如说你找我借券,我手里有100万股山城啤酒,假设按今天收盘价44.2元签借券合同,那麽你相当于兑现了4420万。」

「在没有归还筹码和4420万借券总额利息前,这笔钱还是由我代保管,并且,你还需要支付一笔保证金给我,比如说1000万,这就相当于拉了4.42倍杠杆,若股价上涨,同样可能会爆仓,但主要还是看合同怎麽签。」

「最好的话,是签署期权性质的借券,因为到期再结算,对于我们可以利益最大化。」

如果是成熟化市场,借券基本是走保证金模式,和杠杆配资差不多,都有爆仓线丶补充保证金的说法。

但在2009年的华国内地,整个金融市场都充满野性,只要让机构看见足够大的利益,双方完全可以自主决定借券做空的模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