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8章 留赠(3k)(2 / 2)

加入书签

这让杜鸢微微皱眉道:

「哪怕是加上了这丹方也是如此?」

老将军急忙摆手道:

「仙长误会了!有仙长这活命仙丹传开,西南万千黎庶便是有了喘息之机,困顿之局自可缓缓撬动,断不至于如先前那般绝望可怖!」

说到这里,老将军不由得叹了口气道:

「经年大旱与兵燹交加留下的沉疴痼疾,绝非朝夕可愈。且此中有两点最为棘手!」

说着,老将军又斟酌着说道:

「其一,贼军已成燎原之势,深陷乱局,再难回头。彼辈尝过劫掠之利,又裹挟甚众,纵然今日腹中得安,明日刀兵亦难止歇!」

「毕竟财帛动人心,美色勾人魂,再添上权势利欲,就更难了。」

杜鸢听得眉头紧锁,他发现自己之前可能把那些所谓的「义军」想得太好了

说句难听的,义军也好,贼军也罢,很多时候,根本就是一回事。

人没了约束本就可怕,一群活不下去又毫无约束的人聚在一起,那更是灾难。

老将军的声音越发低沉,道出了更深的忧患:

「其二,亦是根本之困——仙丹虽能活命,却解不了这三年大旱留下的赤地焦土!」

「水源枯竭,禾苗不生,纵使万民腹中不饥,脚下这片土地,却依旧是一片不毛之地!民生根基不存,何谈长治久安?贼乱之根,亦在于此啊!」

这仙丹绝对能盘活西南,可西南也确乎不是那麽容易。

说到此处,老将军和一干将领都是看向了杜鸢。

仙人老爷莫不是还要西行?

思及此处,老将军当即问道:

「还请问仙长,您可是还要西行救世?」

杜鸢身形不动,也无长篇大论,只是简简单单的道了一个:

「是!」

此字虽简,重逾千钧!

众人皆是看着杜鸢喉头耸动不停,眼神明灭不定。

古往今来,他们听过不知多少谪仙人的传说,可遍寻古今,又有那位谪仙能与这位相比?

没有言语,因为口舌之辩太过肤浅。

众将只是齐齐一拜。

杜鸢微微颔首,继而问道:

「劳请老将军为贫道详细说说这乱军的情况。」

杜鸢还是不太愿意称呼他们为『贼』,因为他们只是实在没了活路。但也没法子称呼他们为『义』,因为他们实在没了活路

等到杜鸢认认真真的听过了老将军的讲述后,他便是看了一眼天色道:

「既然如此,贫道也就该出发了。只是,万请老将军记得,一定要把这丹方广而告之!」

老将军连忙拱手:

「还请仙长放心,此事于公于私都是最为当先之事,末将自然不会怠慢!」

其实这般大事,都不需要他来过多操心,只要随波逐流,就会很快传遍西南。

因为人对活下去的执着绝对超乎任何人的想像。

「那贫道也就告辞了!」

杜鸢话音未落,一名将领急急出声:

「仙长且慢!」

众人目光汇聚而来,那将领慌忙回头,指着光华流转的丹炉道:

「仙长!您的,您的神炉还在此处啊!」

炉火虽熄,但那丹炉通体依旧笼罩着一层温润金光,熠熠生辉,神圣非凡。

即便早知它是寒松观旧物,经仙长之手才脱胎换骨,可此刻看来,纵使仙长离去,它怕也非是凡间俗物所能企及。

见他们说的是这个,杜鸢看了一眼这寒松观废墟道:

「此观暗贼不义,有此劫难无可厚非,不过这丹炉终究是此间之物,贫道也就不带走了。」

把这炉子留在这儿,自然比自己带走要好的多。

毕竟可以让人瞻仰嘛!

再说了,借了人家的地利,总得留下一点敬意方才合适。

见仙长都这麽说了,他们自然不会多话,纷纷表示明白。

待到礼毕抬头,却发现仙人早已飘然离去。

四处张望始终不见杜鸢身影后,他们都是赞道:

「事了拂衣去,不图功与名,谪仙之姿,不外如是啊!」

「是极,是极。」

杜鸢也没有真的就这麽离了寒松山。

而是去了山下,找到了那华服公子。

正在给自己的便宜世叔东拉西扯,胡吹八道的华服公子,突然就感觉脊背一凉。

继而慌乱张望,待看见了杜鸢,方才擦着冷汗道:

「见过前辈!」

原来是前辈来了,心这麽慌,还以为是佛爷来了呢!

不过这位前辈还是得想法子离远点,佛爷的因果万万不可沾染,这位前辈的也是不好轻与。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