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得知一切的魏忤生(2 / 2)
他的橄榄枝发来了。
第一次愿意化千戈为玉帛。
愿意兄弟同心,共守江山。
眼神里,甚至出现了对待晋王时,少有的真诚。
良久后,晋王露出了一抹笑容。
「可以吗?」
吴王似乎感觉到了可行性,语气一下子积极起来。
「子盛。」
突然的,晋王开口了,叫了吴王的字。在对方一愣时,他娓娓道:「从刚才见面开始,你甚至没有叫过我一声二哥。」
你连说了,三个晋王。
吴王的脸,沉了下去。
相反,但晋王却柔和起来:「子盛,以后你会好好待我吗?」
一句话,直插心脏。
一个权臣,他再怎麽样,也很难做出弑君的行为。
可一个亲兄弟,手上还掌握权势,除非真的亲密无间,兄友弟恭,不然只会出现两种情况。
杀了兄弟,巩固皇位。
被兄弟杀了,失去皇位。
吴王当然可以撒谎,骗他说会好好对待,
可既然都是一心为父解忧,一心为了大虞的江山,吴王这般伟大,为何不将皇位让于对方,甘心辅佐普王?
都是为了皇位,谁比谁高贵呢?
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
普王收去最后的温和,从吴王身边直接而过。
背对着四弟,朝着太元殿迈步前行。
朝堂已经开始早朝。
长清公主的殿内,一名丫鬟一边给她梳妆,一边说道:「殿下你知道吗,那个回来的宋解元,
能够科考了。」
虽然那次朝会是在好些天之前,但后宫不得干政,公主也没办法随意外出,基本上得不到什麽消息。而一些丫鬟,她们之间的情报网,也是能够后知后觉到一些『新闻」的。
「他不是在坐牢吗?」长清公主不解。
于是,她便将那些天的要闻,全都讲给长清公主听了。
包括最有意思的,宋策的亲外公崔廷,一拐杖把一个大臣的头给敲破了。
但长清公主唯一在意的是宋时安,承认了那次兵变的全部过错。
这个东西,是能承认的吗?
不会很危险吗?
她没有太大的概念,但她只知道,现在魏性生被关在宗人府里,对于外界一无所知。
一名约摸三十岁的公公,端着餐前往宗人府,
他是陈宝的乾儿子之一,在宫里也是说得上话的。
但宗人府太过于机密,所以得要他这种重要的太监,亲自来送。
就在途中,遇到了长清公主,手里还带着一个煮汤的铜钟。
「公主殿下。」太监抱歉的笑着道,「奴婢端着餐,没办法给您行礼。」
「公公无需多礼。」长清公主相当礼貌的说道,「我给我兄煮了一份红枣鸡汤,他入宗人府前有些偶感风寒,能帮忙送去麽?」
「殿下,这个实在是—」
话音未落,公主将一枚小金饼放在了餐盘上,并露出楚楚可怜的表情:「拜托了,公公。」
他有些为难,但在左顾右盼后,小声道:「那您放下吧,我得快走了。」
「多谢。」
长清公主把鸡汤放下。
公公快步的,离去了。
而在看不到对方的时候,他揭开锺盖,用汤匙在鸡汤里面留动几下,发现并无任何问题后,就放下心来。
送到宗人府后,他守到了门口,等待用膳结束,再将餐具带回。
「今天还有鸡汤啊。」
宗人府虽是审讯宗室人员,但毕竟有一些惩处的意味,饭食都相当简单,很少能喝到汤。
魏生趁着热,喝起了汤。
并将其中一枚红枣用汤匙留起,吃了进去。
可嚼了两下,皱起了眉头。
他吐在了手上。
而后发现红枣里,夹了一个小段绸。
打开后,里面竟然还写着字?
还是长清公主的字迹宋时安抗下全部罪责看完后,他直接把绸在手中,而后抬起头,门外的太监,依旧是背对着他值守。
如何送来的现在不是问题的关键。
这句话,彻底把他给惊到了。
什麽叫宋时安抗下全部的罪责?
不是早就说好了,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吗!
这下子,他要出狱更难了啊!
想到这里,他焦急起来。
但在与此同时,在心中化开的暖意,让他这种不安被冲淡—
最终,他露出一些无奈的笑。
这家伙竟然骗我。
所以,他早就想过了,要坚定的和我绑定在一起。
我还担心他成为吴王党呢。
哎,肚量狭小了呀。
既然如此,那日陈公公来说那种话,就是皇帝要试探我的野心?
不重要。
魏生淡然一笑。
人为何要铭记恨,而忘却爱?
↑返回顶部↑